曾智霞:老戏院──我的小吃天堂

我在乌鲁冷岳社区文物馆内担任导览员,文物馆内有很多旧物,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器皿用物,常常让访客们回到时光隧道。

而且,很多都是小学生们闻所未闻,见都没见过的物事,这时候若讲起典故,那就更有趣。

文物馆内有一个木桶,中间定着一个厚厚的铁圆筒,有可搅动的滚轴,是馆内非常有趣的一个藏品,每次问小学生都不知是什么,猜十次十次都不中,揭盅的那一刻总会收获惊呼连连。

那是从前奶奶年轻时代的雪糕桶,分内外桶,把冰块敲碎后塞在冰淇淋内桶间,加盐强化冷冻效果,然后不停搅动,铁圆筒内的果汁加奶就会冻成冰沙,这就是最早期的冰淇淋了。

再来还有崩爆米花的烧烤滚轮,只能在大街上崩,那声巨响隔上三条街都能清晰听到,崩得带焦的爆米花往报纸折成的小尖筒上一塞,两毛钱有交易,就可以这样提着进场看电影。

如今进戏院,爆米花热狗汽水都有,感觉能吃的不少,回到那个年代,我的电影院零食可精彩极了。

零食档上卖各种瓜子,还有咸甜酸果及切成一段段的甘蔗,那些年的大叔看戏,可是吃一段甘蔗吐一地蔗渣的,这就是为何戏院的地面上总是粘鞋底。

从前有为食街的地方,旁边就一定有戏院,半山芭为食街就在大华、星光和金华这三大戏院之间,周末时最为热闹。电影开场前、散场后,沿街的小吃摊都会站满人。

那时就特别爱买包子,热腾腾地从一屉屉蒸笼中取出,还是放在报纸上,小小的肉包或豆沙包,两毛钱买的小快乐就这样解馋。

小学时就在戏院里看过无数电影,攒起零用钱买戏票买零食,记得那一地瓜子壳蔗渣,还有烤番薯皮和包子皮,偶尔会有吱吱的老鼠觅食声音在椅子底下四窜,暗红的布幕后总是翻滚着不同身影,有小孩在躲迷藏,我也曾不买票偷偷进戏院,躲在暗处里偷偷看着前座青年男女接吻,是小孩子长心眼长眼界的地方。

进入1980、90年代,大戏院的时代结束,传统戏院一家家骨牌似地结业,加影的中山戏院没了,吉隆坡的柏屏没有了,我的美食版图里,戏院是不可缺失的一块,这里有过最美味又有趣的童年。

如今的小孩要爆米花有爆米花,还能外加大杯装可乐,再说这些从前的小故事让小孩知道,他们还会感兴趣吗?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