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霞:我的新年味道与爆顶仔

小时候,早在过年前两个星期,老家那台老式的转盘电话总会响个不停,来电者报上姓名,然后开始下单,要买红豆、椰渣、花生、绿豆的红龟,或者喜粄和发糕。

婆婆卖客家茶粿(糕点),是新村里最老字号的卖糕阿婆,长年在巴刹的一个小摊子摆卖,但过年前就不出摊,专心在家准备,而且也只做几样。

为了应付除夕当天好几千个茶粿的订单,之前就忙着各种炒馅,就花生馅吧,花生买回来后要用水浸泡一下,然后下锅中小火炒,一边炒一边用锅铲搓花生,这时花生会开始脱皮,接着离火,继续用锅铲搓花生,就可以脱掉大部分花生衣,盛起后还要放在圆圆的簸箕上迎风筛,让花生衣尽去。

花生炒好后还要再磨碎,最后才拌糖,没有到要包糕之前都不会磨,以免香气流失,而且早拌糖也容易受潮。仅仅一道花生馅的工序已经很多,因为还不止是做一锅,更别说那些洗红豆、绿豆,坐在炉边慢火炒上几个小时,

家中媳妇如我妈和婶母们都会包茶粿,但炒馅和面这些必须由婆婆全程主导,半大不小的我们这些小瓜,分到的工作是洗香蕉叶。

由于要用的量很大,香蕉叶都是在附近的山林或亲戚家割来,我们把香蕉叶浸泡起来,用布一片片擦洗,洗好后就依据大小剪成方片,喜粄的要用大的,红龟糕就是小的,量还要计算好,不然包到最后没蕉叶可就很麻烦了。

除夕前夕,大家要忙到大半夜,家中的所有炉子都没熄过火,厨房里总是热火朝天,大人们都忙进忙出,然后一大早就有人要来提货,准备要去拜拜。

那时,我总觉得全村人都挤来我家了,人客总是络绎不绝,许多年后,遇到有村子里的长辈说起我家的糕,都说拜拜完了后都会拿来吃,不像如今的糕都放着变硬吃香灰。

我还特别爱吃发糕,客家话叫“爆顶仔”,就是大家熟悉的发糕,这个“爆顶仔”也是招牌,客人可以选全红色或者红黄混色,这个做起来也是有趣,红色的面糊倒入模具中再倒点黄色面糊,出来的效果却是很多变化。

我总是在出炉后会收起一、两个,待没有那么烫时就吃,甜香面香糕香吃在口中,这就是我新年的味道了。

如今,婆婆去世有20年了吧?后来的我也没再那么爱吃糕,也许是某些记忆中的味道始终没法被战胜,就是嫌外面卖的没家里好吃,就不再买。

这次新年,我突然又想起“爆顶仔”,在一个神料摊上,看到每一个都包得很漂漂亮亮的,还围上红纸,很是喜庆。想买来吃,得到的答案是这是拜神用的,不是吃的……忽然就觉得很是失落,久久不去。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