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聪:关于鸡皮疙瘩这件事

我:你们这些号称人间智者的身心灵老师,我倒想问你,你觉得“鸡皮疙瘩”和“肉麻骨痹”是不是同一件事?

友:不是,鸡皮疙瘩里有喜爱,肉麻骨痹有厌恶。

我:但是是同一种生理状态?

友:是吧~但两种情绪不一样。

我:台湾人很爱说“感动得鸡皮疙瘩……”,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何我的鸡皮疙瘩起来只会感觉受不了的肉麻和矫情。

友:生理状态可以一样,但是心里状态不一样,就像早晨勃起和性欲勃起的生理状态一样,心理状态却不一样啊!

我:你会觉得鸡皮疙瘩是一种享受吗?

友:会让我享受的是感动的鸡皮疙瘩,那是因为里头有爱,如果单纯是肉麻骨痹我当然不会享受,因为有寒冷、排斥、恐惧等负面情绪。

我:我没有试过被感动而鸡皮疙瘩耶,但凡鸡皮疙瘩我都觉得恶心。

友:那是因为你没办法相信爱,所以你拒绝了所有能让你感动的理由,所以,你就给鸡皮疙瘩制造了一个恶心的理由。

我:少在那边糊弄我,你们这些身心灵老师就是什么都扯到爱上头。

友:我说的都是个人意见,是不是你就得问问自己的心。

我:不是我拒绝爱与感动,而是我真正感觉到爱与感动的时候是不会鸡皮疙瘩。

友:为啥会突然想问这个?

我:在心中疑惑已久。我是一个一半受香港文化一半受台湾文化影响的人,我发现香港人对于鸡皮疙瘩是排斥的,他们会说“好肉麻啊”摆出寒冷、受不了的姿势,而台湾人好像很追求这种生理状态,还会向人展示“你看我都鸡皮疙瘩了……”我在想,怎么会同一种生理反应会有截然不同的诠释与解读?这仿佛也反映着两地人民的个性与民情。

友:那是文化的不同吧,是你自己如何诠释这一件事。

我:但是生理反应是很直接的事,例如痛会被恐惧,开心时感觉轻盈,难过时感觉沉重。鸡皮疙瘩却是一种无法归类的状态。在感动时会鸡皮疙瘩,恐惧时是毛骨悚然。

友:主要还是因为爱,你心中无爱,所以看《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不是鸡皮疙瘩而是毛骨悚然……你要回归自己的内心,寻找你那受伤的自己……

我:够了,闭嘴。

受不了他的神神化化的我去维基查了一下,得到以下结果:

鸡皮疙瘩(粤语地区简称“起鸡皮”)是在受到惊吓或寒冷环境下,人的皮肤上出现的类似于鸡皮的小疙瘩,这种现象是立毛肌的收缩活动引起的。当立毛肌收缩,皮肤表面的体毛便会竖起来,在体表形成一层松厚的保护层,可留住暖空气,减少体温流失。另一方面,毛发竖立也会令动物看起来体积更大,以吓走敌人;故在受惊吓时也会有本能地出现起鸡皮疙瘩现象。由于现代人的体毛已显著减少,鸡皮疙瘩只是残存下来的一种动物本能。

不要什么都说因为爱……科学比身心灵更实在。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 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