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霞:吃粥也吃糜

广东人(潮汕地区人士除外)煮粥,爱把米煮至开花,水米交融,粥底变得绵滑,一道明火白粥看似平平无奇,可能在熬米水时已加入皮蛋、瑶柱,又或者放白果、陈皮、腐竹,让这些配料煮得无形,不见其踪影,以增香增鲜。

底粥靓,生滚粥就不会差,从大锅中转少量粥至小锅,加热翻滚后加入新鲜的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煮至刚刚断生,鲜嫩香滑,本地常见还是大杂烩的及弟粥、田鸡粥、猪杂粥等。

爱吃粥,第一次知道艇仔粥,是90年代初刚来吉隆坡时,从前吉隆坡苏丹街南洋酒店前的粥档,年迈的大婶会放入鱼片猪什吊片,有时还有虾,还会有炸米粉丝、炸花生,姜末葱花香菜香油胡椒粉随后加上,堂食就在五脚基处,那些年的茨厂街一带,满满的烟火气和路边小摊。

后来到了香港,吃过咸鸡粥、滑鸡粥、牛肉粥、鳝鱼粥和及第粥,大片未完全断生的猪肝,沙沙的猪肝入口一抿就化,甚是想念。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婆婆家的客家粥煮得水水的,见不到米粒,有什么放什么,所以多为江鱼仔菜头熬的底粥,加上芥菜或者番薯叶,没有过多的配料,如今想想也正是反映当时不富裕,吃饱就好的家境。

潮州人叫吃“糜”,水滚加米后,米粒刚煮得爆开后就好,即是白心米粥,粥身较稀,水量比广东粥多,吃时佐以干花生、菜脯或梅菜,更常见的还是把海鲜加入,一大锅的海鲜粥底生锅就这样做出来,汤鲜料也鲜。

吃过一道潮州人特制蚝仔糜,在粥内放入新鲜蚝仔,加上姜丝香菜和胡椒辟腥,吃得人暖呼呼的。

福建人又不同,外婆家吃“糜”时,煮得特别浓稠,水份少,甚至可以单以筷子食用,与广东粥相反,不能把米煮烂,会配着菜脯煎蛋、咸鱼干、罐头菜心和腐乳。

有时,也会出现“咸糜”,加入香菇瘦肉等等,还会用酱油调味,颜色是淡棕色,吃时加上葱花,菜脯,也是一家大小都爱吃的粥品。

我在槟城也吃过北马福建人的“咸糜”,会放卤过的肥猪肉,上桌前还加上不少的炸葱和胡椒粉,口味偏咸重香,又是一种新尝试。

我的童年、少年时期,有很多有趣的吃粥经历,因为很小就知道粥品的籍贯之别,从煮法到配料都大有不同,说不上更喜欢那一种,更习惯何种吃法,好吃的,就什么都好,不是吗?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