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炜达:你要的传统美德

时间来到年末,婚宴邀请源源不绝,身为婚策及主持人的我周末几乎都被工作填满。然而身边朋友怨声四起,说包红包包到手软,年末的最后几个月得勒紧裤带等等。网路上更出现红包等级的po文,也有新人发文投诉宾客红包太寒酸亏本,更有网红把婚礼包红包的题材拍成视频,除了笑点层出不穷,内容更是引起广大民众共鸣。

先说说婚礼红包的由来。在中国,叫做份子钱或礼金。指的是一种民间习俗和传统,也就是家人亲友结婚、生孩子甚至是老人归老或乔迁,相关的人送去的钱。也有说法是集多家之力办喜事,也就是集体为办喜事的家庭出一分力。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商品经济的观念转变,送份子钱也称为祝福新人的方法。而来到东南亚甚至是马来西亚,这样的习俗更是盛行,即省了想礼物的心思,同时也相对实际一些。

其实不管以上哪种说法,都算是好的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我觉得一切的起源都是来自善念。但随着时代的不同,包红包这件事情仿佛变成了互相比较、茶余饭后衡量他人的资本。少不了的有新人嫌弃来的人包得少,也有宾客回应说包红包是随心意给祝福就行等等。

只能说立场不同,各抒己见,并无对错。只是科技发达,当大家都把事情及心声化为文字放上社交媒体,在“言论自由”的催化下,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对峙。

要是遵循回份子钱的传统,今天办喜事,大家集体出力,除了有共襄盛举之美,更是对于办喜事的新人来说是一场“不那么费力”的喜事。这就是为什么,华人其实都会跟着 “行情”包红包,至少别让新人亏得太厉害。其实,我觉得如此的思维让我感到暖心,包括我自己,也会这样。

而在办喜事之人的角度,我倒觉得开心地办,宽心地接受祝福。即然把对方列入了宾客名单,代表对方对你来说肯定举足轻重。那对方以自己的能力给予的祝福又何必在事后声讨?办喜事本来就是希望开心地与亲密的人相聚分享喜悦,何必以不愉快来收场呢?

有些办喜事,的确有记录来宾给予祝福的数目,但并不是计较对方给的多少,而是希望未来对方办喜事时,我们也能更好地礼尚往来。所以,只要这一切往好的方面想,其实就不存在任何争议了。

经济不景气,要是婚礼邀请过多,真的实在出不了那么多份子钱,可以如实跟新人提早说不能出席,毕竟现在大家都能互相理解。

也希望办喜事时家人亲友的一次欢庆,邀请真的需要邀请的人,任何事情大家礼貌回应,喜事,是好的,别把它变坏了。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