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系德:从“针”引起联想翩翩

如在街上遇见朋友,通常会互相问候道:“食饱饭未?”但在冠病疫情肆虐的这段时期,却改问:“打咗针未?”所谓“打针”,是指接种预防COVID-19的疫苗。我早前已打完两支针,最近又因手臂酸痛而初次尝试针灸治疗,所以这些日子脑中总是环绕着“针”这个字眼。

小时候初学马来文接触到“Tajam”,就下意识的凭读音以为是指“打针”。过后才知自己自作聪明,原来“Tajam”并非“打针”,而是尖锐、锐利的意思。

我从“打针”两字联想到一些俗语,广东人说“快过打针”或“打针都冇咁快”,是暗喻采取某项适当措施,便可迅速达到有效成果。一般人认为若身体不适,只要去看医生打一支针,就能“针到病除”很快痊愈,所以在此借用“打针”来象征很快即可奏效的处事方式。

不过却不是打每一种针都是好的,最怕是被阴险小人给你“打毒针”,即在背后向你的老板或上司说你的坏话,做“金手指”笃你背脊,你就“死咗都唔知系点死嘅了”!

好些人都喜欢吃肉质结实鲜甜的菜园鸡,而不爱注射过荷尔蒙或生长激素以便快速长肉的“打针鸡”,以免有损健康。本地人经常吃“大山脚鸡”,为什么呢?因为大山脚的马来原名是“Bukit Mertajam”,有人竟以音译成“武吉梅打占”,读来谐音恍像“母鸡没打针”,从而产生错觉,认为大山脚的母鸡是没有打针的,大可放心去吃!

粤语俗语中,有一句“针冇两头利”,指一根针不可能两端都锋利,用以比喻任何事物都会有利有弊,总难两全其美。另一句粤语俗语是“针唔拮到肉唔知痛”,暗喻假如不是自己亲身置于痛苦的境地,就很难清楚知道这种痛苦的滋味。如此说来,林子祥所唱的《千枝针刺在心》,那针不但刺在肉上,而且刺进心窝中,还有一千枝针那么多,可真的刺得痛入心脾了!

“针”也常与女人扯上关系,俗语道“女人心,海底针”,可见若要摸清女人的心,比在海底里捞针还难!更要命的是那首诗:“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两般犹不毒,最毒妇人心。”居然把女人形容得比毒蛇和蜂针还更毒,真该为全天下女性叫屈!

有听过“生眼挑针”吗?这是指眼睛生疮肿起一泡脓,须用针将眼疮一挑一刺戳穿,把脓挤流出来,才能治好。坊间甚至传说,“生眼挑针”的导因,是由于看了“羞羞”的东西而得到上苍的“惩罚”,如偷看女人洗澡,或看人家大便小便等。真是胡说八道,若不小心一饱“眼福”便需挨受这种“针刑”,代价也未免太大了!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