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神道事 188:
主寿之神寿星

华族历来把延年益寿看作是人生最为吉祥之事。为了祈求长寿,表达长寿的愿望,人们除了探索种种长寿的窍诀、方法外,还创造出各种寿神以供膜拜。寿星是寿神中影响最大的一个神灵。

寿星的原型同样为星宿。寿星所指星宿有两种说法,一说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头二宿,即角、亢二宿。郭璞注《尔雅·释天》说,寿星(角、亢)列众星之长,所以主长寿。另一说指以寿星为西宫的南极老人星,其最初为掌国运兴衰、国命长短的神灵,后来才引申为主人寿长短的神灵。

汉朝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说,在西宫狼下访方靠近地平线有一颗大星,叫做南极老人星。老人星出现,则国泰民安;老人星不现,就会祸起兵乱。唐朝张守节对老人星的职能作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老人星既然能主国家命运,自然也就能主君王之寿命长短了。

他说,老人星“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见,国命长,故谓之寿昌,天下安宁;不见,人主忧也。”后来,老人星又由专司君王的寿命扩长到掌管天下人的寿命,成为民间老百姓崇拜的寿神,其皇家色彩渐趋淡薄。唐时,人们已将角、亢与南极老人星都当作寿星,并设坛合祭,两种寿星崇拜遂合而为一。

《通典·礼四》说:“大唐开元二十四年七月,敕宜令所司特置寿星坛,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

寿星公一手拄着根龙头大拐杖,一手托着硕大寿桃,表情生动,和蔼可亲。
寿星公一手拄着根龙头大拐杖,一手托着硕大寿桃,表情生动,和蔼可亲。

寿星的人神化与祭祀风俗有关。《通典》说:“周制,秋分日享寿星于南郊。”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说:天子“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供具,以礼神君。”到了东汉时期,人们就将祭祀寿星与民间敬老活动联系起来。

《后汉书·礼仪志》说,仲秋之月,“年始七十者,授之于王杖,哺之于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者九尺,瑞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鱼国都南郊老人庙。”于是,寿星遂定格为一拄长杖的老人形象。南宋的岳珂在《桯史》一书里说,凡是老寿星扶之杖一定要高过其人头,而且还要有弯曲奇相;如果拐杖直而短,仅至身之半,则是不祥之物。因此,以前老人们用的手杖,都是弯弯曲曲高过人头的。

明朝时,寿星长头短身的形象逐渐突出。《西游记》所描绘的寿星为“手捧灵芝飞蔼绣,长头大耳短身躯。”近代以来,寿星的形象更是喜庆色彩,深受老百姓喜爱,乃为一位白发老翁,白须飘逸,长眉间透露着慈善,手持龙头拐杖,最突出的是那长而大的光秃秃的脑门,民间称为“寿星头”。
五福寿为先

关于寿星的特大号脑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话说寿星母亲怀上寿星九年,尚不能分娩。母亲十分着急,问肚子中的孩子说:“儿啊,你为什么还不出来?”

寿星在母亲胎中说:“如果家门口的石狮双眼出血,我就要出生了。”这话被隔壁的屠夫听到了,就用猪血涂在石狮双眼中,母亲看到后就告诉肚中的儿子。寿星便急忙从他母亲腋下钻了出来。因为未足年份,寿星的头就变得长而隆起了。这则传说讲到寿星超乎寻常的怀胎时间,无非是要说明寿星天生神异,故能赐给人们长寿。

千百年来,华族一向是把寿星,与福、禄二星凑在一起,称为福、禄、寿三星,作为交往礼仪和日常生活中幸福、成功、长寿的象征。常见的《三星交辉》民俗年画更反映了人们的这种期望,画面上,左边是手持寿桃和挂着不老丹药葫芦的仙杖的老寿星,右边则是抱着孩子的禄星,当中是手持玉如意的福星。

旧时还有在男子生日堂内悬挂寿星公的图画和祝客到来,先向寿星图象行礼的习俗。中华民族认为“五福寿为先”,因此长寿乃人生第一福,人若无寿,即为无福。民俗年画寿星图上的那个慈眉善目的寿星老人,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寿星图中,还点缀有松、鹤、龟、桃、灵芝、葫芦等长寿吉祥物,更增添了吉祥意味。

道教的上清寿星宝诰如此描绘寿星的形象:“至心归命礼。太微垣内,南极宫中。玉字秘文,演长生之妙理。金书奥旨,示益算之明科。苹蘩可达于真庥,斋戒仰瞻于南斗。贵贱虽殊,灾祥揆一。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清寿星,天庆星君。”

王忠文道长
王忠文道长

若读者们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致电询问:

中华道学研修中心
ZHONG HUA DAO XUE CENTRE & SERVICES

3-1, Tingkat 1,
Jalan Temenggung 3/9,
Sek 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Cheras, Selangor.

电话:
016-607 8299
011-3676 8299
03-9547 6888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