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神道事 100: 孔门十哲之冉有

 

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名列《论语》四科十哲之政事科。他担任季康子家宰超过二十年,孔门弟子当中,冉有在政事科名列第一,子路列第二。

1231a1_Ln
冉有头戴官帽,双目炯炯,鼻梁高厚,观骨高耸,是掌有实权的政治人物。

 

由于冉求多才多艺,是他出仕的有利条件,也是季氏重用他的原因。季孙主持的重大政治措施或行动,如祭祀泰山、征伐颛臾、征收田赋等,冉求都参与其中。

论及军事,鲁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三家大夫只考量国内政治角力,并没有共御外侮之心,季康子只好向家臣冉求征询对策;冉求不仅献策谋画,还亲自担任左军将领,调度军队、运用战术,指挥若定,最后使鲁军赢得胜利。

不过,受到重用,代表面对的考验增加。孔子对于积极往仕途发展的几位学生,本来就比较严格,担心他们的学养未必足够应用到实际的政治事务上;季氏以大夫身分专擅鲁国朝政,又违背了孔子一向所主张的正名思想。
因此,孔子一直很关切成为季孙家重臣的冉求,经常特别指导、提点。但是,当季氏所欲有违孔子之教的时候,冉求却往往选择服从命令。祭泰山之事,本来是诸侯主持的典礼,不该由大夫主持。

孔子指责冉有 过于务实

季氏想要征田赋的时候,孔子不愿意背书,本来拒绝回应,后来深感无法坐视不管,私下告诉冉求:“君子行事要合于礼,施与要丰厚,行事要适中,敛税则要轻。如果这样,现在的税制就足够了。如果行事不依照礼,又贪得无厌,那么即使现在加征这笔税,以后还是会觉得不足。况且季氏如果要依照法度行事,那国家的典章制度就在那里;如果要蛮干,又何必征求谁的同意呢?”

没想到,冉求还是为季氏征税,让孔子非常生气,甚至一度想要断绝师生关系。

冉求无法以正道事君,难怪孔子会说他顶多是长于实务的具臣,还不够资格被称为大臣。因为大臣的标准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冉求曾说自己的能力在三年内让小国富足,只是在礼乐交化方面,还需要更高明的君子来协助。这似乎透露出,他也认为自己缺乏落实礼乐的能力。

他也曾说自己缺乏力量,难以持久而择善固执地走在人生正道,然而它确实富有才艺,所以孔子责备他画地自限,没有尽力发挥。

冉求一直与孔门保持连系,也经常至门聆听孔子教诲,在孔子身边总是很和乐的样子,可见他相当乐于向孔子学习。以冉求的才能,他应该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有所作为,在冉求自身,也并不是刻意想要违背老师的主张。但是,冉求的性格比较柔和,平常表现为谦让,临事就不免显得退缩。

施展政治理想 困难重重

孔子还曾经告诉他:“听到该做的事情,就直接去做。”这使得他往往选择对现实让步。

冉求曾经向孔子自白:“不是不接受老师所说的道理,只是我的能力不足。”明白冉求个性的孔子,语重心长地说:“所谓能力不足,是做到一半才无法继续。今天你却是自己画地自限。”

冉求所面临到的,的确是一个两难的处境。没有甚么政治地位的士人,不仅需要很大的智慧与勇气来坚持自己的理想,同时也会面对不小的风险。但是,为了迎合政治现实而随波逐流,并不是儒者应有的作为。

况且,正如孔子为季氏伐颛臾责备冉求时所说的一句话“国家危难动荡、偏离常轨的时候,却不努力扶持,那么何必任用你来辅佐呢?”这也是一名儒者应该拥有的抱负、以及承担。

道教的十哲冉子子有宝诰,如此描绘冉有说:“行重四科,名崇三冉,诚艺能之良选,蓄政事之洪才。足教民殷于卫地,有恭老恤幼之仁。用矛勇著于齐郊。兼省物勤已之德。召仲尼而必先,弔景曹而必使。圣门之望重服人。废中道以画止,故勉退而进之。贤才之不足奚谓。虽聚敛开罪于宣圣,而酬深契夫素王。景行维宝,克勤则正。大诚大愨,大德大仁,大成殿右仆射,无极畅猷大帝。兴儒明道天尊。”

王忠文道长
王忠文道长

若读者们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致电询问:

中华道学研修中心
ZHONG HUA DAO XUE CENTRE & SERVICES

3-1, Tingkat 1,
Jalan Temenggung 3/9,
Sek 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Cheras, Selangor.

电话:
016-607 8299
011-3676 8299
03-9547 6888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