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跳到死!
曾经风靡全美的“跳舞马拉松”

在人们生活越痛苦的时候,越会追求残忍的娱乐。其中,发源自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跳舞马拉松”就是……

During a marathon contest at Chicago's Merry Garden Ballroom, this couple has danced so hard and so long that the man has fallen asleep, leaving his exhausted partner to support him while she keeps on shuffling. (Newscom TagID: picturehistory014266.jpg) [Photo via Newscom]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莱恩斯伯勒市(Lanesboro),糖果店老板德维利耶(Callum DeVillier)的墓志铭上写着“跳舞马拉松世界冠军,连跳3,780个小时”,唤起了人们对“跳舞马拉松”(Dance Marathons)的记忆,也让人好奇为什么德维利耶要花这么多时间跳舞。

原因其实很简单,德维利耶除了想破纪录,更想要抱回巨额奖金,就像每场跳舞马拉松承诺参赛者的那样,有的参赛者更是藉此维生,因为在参赛期间有得吃、有得住,不失为一种生存策略,尤其在经济大萧条时代(1929-1933),要填饱肚子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回到跳舞马拉松开始风行的1920年代,纽约大学戏剧学者、著有《真实的剧院和舞蹈马拉松:表演1920和1930年代的美国文化》(Theatre of the Real and Dance Marathons: Performing American Culture of the 1920s and 1930s)一书的马丁(Carol Martin)表示,随着奥运的成熟,人们开始疯狂追逐破纪录,像是跳舞马拉松这种考验身心耐力的比赛广受欢迎,而且也很有看头,人们普遍把这种比赛当作一种娱乐消遣。

1923年,纽约舞蹈老师卡明斯(Alma Cummings)让全国看到跳舞马拉松的魅力,也让商人看到有利可图的商机。当时,卡明斯和男伴在曼哈顿上城的舞厅连跳27个小时的华尔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出现跃跃欲试想要打败他们的舞者。

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卡明斯的纪录至少被超越了九次,从巴尔的摩(Baltimore)、克里夫兰(Cleveland)再到休士顿(Houston)都有人挑战卡明斯的纪录,正式拉开跳舞马拉松的时代序幕。

Contestants compete in a 1928 dance marathon contest in Culver City, Calif. Dance marathons became entertainment fixtures during the Depression era years in the 1920s and 30s. (AP Photo)
看到这么多人关注卡明斯,脑筋动得快的商人开始将跳舞马拉松制度化,他们祭出高额奖金吸引参赛者,在比赛期间还包吃包住,让当时受到经济大萧条影响,生活无以为继的人们前仆后继地参加。毕竟,如果幸运成为舞池中最后一对站着的舞者,抱回的奖金相当于一名农夫一年的薪水。

对于观众来说,他们进入舞厅欣赏跳舞马拉松的门票并不贵,且选手们华丽的舞姿搭配美妙的音乐,可以说是面临痛苦生活的甜美消遣。

专门研究跳舞马拉松的纽约大学学者马丁提到,就算选手们的舞姿不迷人(毕竟许多参赛者都是业余舞者),能够待在现场看选手挑战身心极限也能给观众一种优越感,心想自己至少不需要参加这样的比赛来赚钱。马丁说:“对某些观众而言,看到比自己状况更糟的人,能让他们对自己的处境感觉好过一点。”

Dance Marathon Berlin 1949
参加跳舞马拉松虽然累人,但至少选手们不用烦恼饥饿和无家可归,对某些人来说这比累人更可怕。选手们只要遵守一项铁律──身体有在动,膝盖不要碰到地板就可以。

在比赛期间,主办单位会替场上的选手安排放风时间,让舞伴们轮流吃饭、补眠,只要确保有一人在场上跳舞就好。遇到睡神来袭,可以看到选手抱着正在打瞌睡的舞伴,想办法一边维持小幅摆动,一边不要让舞伴的膝盖碰到地板。这样的比赛规则,可以让比赛持续好几个小时、好几天、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都没有问题。

与此同时,观众可以亲眼目睹选手们体力丧失、精神崩溃,拖着快要见底的舞鞋死撑着在舞池内不离开。《纽约世界》报纸是这么形容跳舞马拉松的:“谁知道跳舞马拉松最终会对这些舞伴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很有可能精神衰弱、精力耗尽、双脚严重受伤,精神错乱也不无可能。”

举例来说,年仅27岁的舞者莫尔豪斯(Homer Morehouse)在波士顿连跳了87个小时,最后精疲力尽在舞池当场死亡。此外,有的选手因为连跳好几天后仍无法抱回大奖企图自杀,西雅图就有一名女子连跳19天后只获得第5名,因而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3
1931年1月19日,米乔洛夫斯基(Frank Micholowsky)和他的姐妹兼舞伴玛莉(Marie Micholowsky)已经在芝加哥的一座舞池内跳了好几个星期,米乔洛夫斯基使劲撑着玛莉,好让她的膝盖不要碰到地板。

有鉴于此,越来越多城市开始禁止人们举办跳舞马拉松这样危险的活动,自称是跳舞马拉松世界冠军的德维利耶,恰巧赶在跳舞马拉松式微前抱回大奖。

1932年,当时没工作的德维利耶找上房东的女儿库钦斯基(Vonnie Kuchinski),两人前往波士顿郊区萨默维尔(Somerville)参赛,他们在当地一间剧院改装的舞池从12月一路跳到隔年6月,且在比赛结束前两周,他们的休息时间从每个小时15分钟被缩减成每个小时3分钟。

当时,来自美国各地的民众蜂拥而至萨默维尔,为的就是亲眼看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会由谁夺冠。在比赛的最后52个小时内,选手们不间断地跳舞,但舞池中可以看到一对对撑不下去的舞者退场。总算在1933年6月3日,舞池上只剩下德维利耶和库钦斯基,他们也如愿抱回了1千美元(约马币4,100令吉)的大奖。

在这场比赛过后,德维利耶再也没参加过任何跳舞马拉松,跳舞马拉松也因为过于危险而式微,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有娱乐消遣转往替战争作准备,跳舞马拉松也逐渐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专门研究跳舞马拉松的纽约大学学者马丁说:“随着另一场世界大赛近在眼前,工业开始复兴,人们也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谁还有时间呆坐好几个小时就为了看人们在舞池转圈圈?”

4
一直到1969年,由美国演员珍芳达(Jane Fonda)主演的电影《射马记》(Hey Shoot Horses, Don’t They? )上映,世人才又想起当年跳舞马拉松的盛况,因为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跳舞马拉松选手的故事。

1973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学生举办了“纯真版”的跳舞马拉松,他们为比赛设下30个小时的上限,并且募得了2,000美元(约马币8,164令吉)给身心障碍的孩童。

到了1990年代,跳舞马拉松成了慈善募款活动的主力。时至今日,有的中学和大学仍会举办12-24个小时的跳舞马拉松,替慈善单位募款。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