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上学路04:
徒手拉绳索渡河
随时断裂冒死上学

这条上学路千辛万苦,但为了读书识字,他们不放弃。
这条上学路千辛万苦,但为了读书识字,他们不放弃。

“我曾经掉落河里,我好害怕,一想到上学就害怕。”10岁的小哈密,想起两年从索桥上坠河的情景,“但是,妈妈说我们还是必须去上学,读了书,以后才可以帮助更多人建更多安全的桥。”

尼泊尔是一个群山国,有世界最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是全球登山和探险爱好者的天堂;在山脚下,有1200万山民,他们所害怕的天险不是山,而是水流湍急的大河。

大山下的大河,限制了孩童的求学机会,影响了公共卫生建设,也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费。对大山孩子来说,莫说一条完好的柏油路,就连山泥路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每天,他们必须“吊溜”着去上学,从这个岸吊到另一个岸,才能到学校上课。

十多年来,孩子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吊着,步上他们的学堂。这条人工吊桥,以自制的滑轮、简单的吊索还有木板组成,没有安全措施,也经常发生意外。

西方媒体曾来到达丁省山区(Dhading),拍摄孩子们当起空中飞人上学的过程,只见他们熟练地垂吊在绳索上,再徒手拉着绳子横渡湍急的河流,天天都得这样往返,如果稍有闪失随时都没命。

溜桥的另一端,绑在树上,安全措施不可靠,上下板箱也很不容易。
溜桥的另一端,绑在树上,安全措施不可靠,上下板箱也很不容易。

 

绳子打结 掉到河里捡回一命

达丁省也是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的重灾区。

上学路遥遥,因为最靠近的桥梁若走路得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这几条随时都可能断裂的绳子,成了孩子们到学校最近却也最险恶的路!

一名学童哈密说:“有一次绳子打结害我掉到河里去,我当时真的很害怕,幸好我活了下来,但之后就很怕上学。”

事故的隔天,哈密再次徒手拉着绳子奋力摆荡到对岸。其他孩子也如此,一天得像这样当上好几次空中飞人。对他们的父母来说,再苦也不能放弃受教育。

“爸爸妈妈说,无论上学的路途再艰辛、花的时间再长,我们都必须去,受了教育我们就能为其他学生建造一条合适的桥梁。”孩子说。

除了孩子,当地村民也只靠这条唯一“道路”横跨德里苏利河,运送日常生活物资,渡河过程中很多人惨遭断指,死亡意外更是频传。

2010年,这条河发生了惨剧,当时绳索突然断裂,5名正在过河的村民不幸掉入湍急的河中身亡。

一直以来,湍急的特里苏里河是冒险客最爱的泛舟天堂,但冒险和生活是两码子事,村民可是渴望着一座横跨两岸的桥梁。

事故发生后,政府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计划在两年内搭建366座吊桥取代山区的全部“绳桥”;不过搭桥工程进行得十分缓慢,到了2016年,只有一座吊桥完工,许多地区的山民仍然只能继续用“绳命”渡河。

往往要越过一个10多米的河,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坐在绳子打成的环里,要么坐在板条箱里,用手拉绳索艰难过河,好像吊车那样把自己吊过去。

另一个选择就是:建造更多吊桥,但成本很昂贵,政府的行动也太缓慢,因此直到今天,许多学生为了上学,每天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河两岸;村民们若要买东西、与河对岸的亲戚朋友见面,也只能冒着危险渡河。

板条箱上面载人,下面吊着日常物资,就这样过河去。这是山民的日常生活活动。
板条箱上面载人,下面吊着日常物资,就这样过河去。这是山民的日常生活活动。
河水不涨潮时,就用自制的石头桥过河。
河水不涨潮时,就用自制的石头桥过河。

——————————-
哥伦比亚 唯一通学路  
50里滑速 家常便饭

河水不涨潮时,就用自制的石头桥过河。
河水不涨潮时,就用自制的石头桥过河。

1998年,由美国人发起的非政府计划“乡村科技计划”(Village Tech Solution)发动筹款,为山区的村民建设了34条比较坚固和安全的“吊桥”,横跨数条危急的河流,方便他们出入,包括上学的孩子。

依照这个组织的方法,每2至4个月就能建设一条“滑轮吊桥”,每小时吊40至80个成人,或80~160个孩童过桥,可横跨160米的河流,建造费用也只是一条步行吊桥的四分之一。

根据统计,在每个超过1000名村民的村落,村民和学生使用34条“吊桥”的次数是320万次,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在南美洲西北部的哥伦比亚(Colombia),在首都波哥大(Bogota)东南部40英里的热带雨林里,藏着不少村落。这些孩童,也是靠钢索“吊溜”着去上学。这条钢索长800米,400米下方是一条大河。

乍看照片,还真比为是杂技表演,但它却是唯一通往学校的衔接方法。

黛丝·巷摩拉(Daisy Mora)和弟弟加密(Jamid)是其中两个每天使用这种方法去上学校的孩子,当摄影师克里斯托普(Christoph Otto)拍摄时,也被那时速50里的滑速吓呆了。

更吓人的是,黛丝抓着一个大麻布袋,里面包着的正是5岁的弟弟加密。他太小了,不能自己滑过这条钢索桥。

整个过程约60秒,然后姐弟俩就下来,继续他们的上学路。由于自小就被大人们训练,所以他们一点都不害怕,小加密还说:“等我7岁时,就可以自己滑过去了。”

在中国贵州省的山区,同样有类似的“吊溜桥”,孩童坐在板条箱里,溜过百多米深的山渊,然后继续走路上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