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宇宙亘古不变的真理。而丧葬也是人类社会中避免不了的,由于各地区的习惯不同,也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丧葬习俗和丧葬文化。在中国,我们都是讲究”死人为大,入土为安”,中国政府现在也在推行”火葬”政策,旨在节约中国的土地资源。而在印尼这个小岛上,他们在人死之后不会第一时间将逝去的家人埋葬,而是会与死人同床共枕几个月甚至几年,而他们举行的葬礼则像是族裡在聚会。
在印尼的中部有一个名为南苏拉威西的小岛,岛上生活着一个卡罗西的少数民族,他们就是因为他们奇特的殡葬习俗闻名于世。在苏拉威西岛,当地人将逝者称为”马库拉”,意为”病人”。
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还会在家里,所以他们的亲人死后,家裡会将死者的尸体先安置在家中一个床上,每晚都会有家人去陪著”它们”睡觉,只为了不让死者感到孤独。他们在给死者置办棺材后将棺材停在家裡,将死者尸体安置好后活人还是会一直睡在棺材旁。
他们将死者留在家裡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因为苏拉威西岛的经济不够发达,所以他们可能在亲人死去的第一时间内无法完成他们複杂盛大的葬礼。苏拉威西岛的葬礼十分有特色,他们会在仪式举行前七天,将饲养的水牛禁闭起来,用黄绿椰子叶将牛角包裹起来。
仪式开始后他们会用长矛刺入水牛的颈部,在水牛痛的转七圈之后用长矛棍棒将水牛杀死,他们认为水牛是通往阴间世界的”门票”。杀得水牛越多,表明死者越重要,最底层的卡罗西人的葬礼上最多只有3隻水牛,中层人会有6—12头,上层卡罗西人的葬礼上至少有24头水牛。
出席葬礼的人越多,死者家属就会感到越光荣,因此总会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也会去参加葬礼。当地的人去参加葬礼时一般会带上一些礼物,因为这样的葬礼太过浪费,所以宾客带的礼物尤为重要。虽然这裡的葬礼有过度消费的嫌疑,但是却也能让全村所有人都被惠及到,每个村民都能来这裡拿一份肉回家,这是他们的风俗。
Ma’;nen是印尼三年一次的传统节日,翻译为「翻尸节」。当地的人会把先祖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梳妆打扮,以此来缅怀已故的亲人。当地有句俗语这样说:人活著是为了死的风光。
跟中国的”人死灯灭”的仓促葬礼比起来,你认为哪种葬礼更能体谅逝者家属的哀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