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大马每4名儿童,就有一人在上网时接触到色情内容,促使他们尝试模仿所看到的内容,包括性行为,进而面临婚前怀孕等风险。
儿童法律专家拿督拿督诺阿兹雅指出,透过智能手机在社交媒体上无管控地接触不雅内容,是未成年少女怀孕及非婚生子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趋势令人深感担忧。
“仅是看看,就会产生好奇心,然后他们想要尝试,直到有些人沉迷于无节制的性行为。这还不包括像Netflix这样未经审查和控制的内容,以及其他触手可及的媒介。”

她接受《马来西亚前锋报》访问时强调,与10至20年前相比情况大不相同,当时社会主要依赖电视和广播传播娱乐,如今,包括色情内容在内的各种信息都触手可及。
“我们的孩子成长在人工智能(AI)时代,只要拿起手机,所有与性相关的信息都有。不幸的是,许多父母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危险程度。”
她认为,我国在遏制未成年少女怀孕方面仍然做得不够,暴露出预防措施的不足,尤其是在早期教育和控制接触色情内容方面。
她分析,问题根源在于社媒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宗教教育和价值观的缺失,还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障碍。
“我们身处科技时代,却依然沿用旧教育方式。我们对社会弊病义愤填膺,却未能为他们构建知识和引导的堡垒。”
她透露,许多家长仍然不愿与孩子谈论性与青春期相关话题,而孩子们需要清楚了解,性行为可能导致怀孕。
她补充,性教育的目的并非教唆孩子发生性行为,而是提供关于卫生、尊严、身体变化、怀孕风险和性传播疾病的正确知识。
大马需要建立
健全年龄验证系统
玛拉工艺大学政治与社交媒体分析员萨拉奇娜萨米博士强调,大马需要建立健全的年龄验证系统,防止未成年用户创建账号。
她说,政府应考虑如何监督相关情况,以及界定处罚对象,即家长、儿童,或平台提供商。
她引用研究表明,儿童过度接触数码媒体会增加睡眠障碍、注意力问题和抑郁症的风险。
“缺乏数码素养的学生仍然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网络操纵和成瘾内容的侵害。”
她针对内阁议决,16岁及以下的大马儿童明年起被禁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一事,接受《新海峡时报》访问时这么说。
大马理科大学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塞尔瓦库马教授指出,虽然上述举措来得及时,但一刀切的禁令会造成“数码悬崖”的困境。
他说,限制13至15岁青少年上网,可能会扰乱平台的用户互动和广告策略,但如果落实得当,我国的做法可以为整个东盟树立先例,鼓励提高整个地区的安全标准。
儿童权益活动家拿督哈蒂妮再努丁强调,这项禁令必须与更广泛的保障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
她补充,网络平台必须加强隐私设置、审核内容并监管儿童创作者的账号。
“如果没有适当的支持系统,儿童就会找到绕过禁令的方法,继而面临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