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惯性用胃药 恐掩盖胃癌病变

药局里一整排的胃药。(图/东森新闻)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容易胃痛,不少人只要一不舒服,就会直接到药局买药应急,不过医师也提醒,若长期依赖胃药、胃乳片或胃散,不仅会改变胃的环境,还有可能会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就曾有名妇人长期上腹闷痛,都靠胃药治疗,却忽略了自己感染到了“幽门螺旋杆菌”最后病变成癌症。

卫福部曾统计过,台湾人一年内共吃掉超过22亿颗胃药,等于平均一人使用超过100颗,不过得小心会因此掩盖掉其它病因,就有名50岁女性上腹闷痛长达两个月,期间多次服用胃药、胃乳片消胀气,但后来改善状况渐渐不理想,照了胃镜后,才发现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最后演变为巨型B细胞淋巴癌。

台安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林承达:“幽门杆菌它一开始感染后,大部分人都会是先发炎,(有一些)出血性胃炎或是结节性胃炎,大概感染的有20%的人,20%的人他会有溃疡,吃药就有可能会压制症状。”

毕竟感染幽门杆菌后,初期多是无症状,仅有少数人会上腹胀痛、恶心,到了中期多会出现发炎、溃疡等癌前病变,再下一步就会进展成胃癌,因此也被称为是“胃部的沉默杀手”。靠吃胃药缓解不适症状,一两次或许能见效,但就怕没治疗好,还可能影响胃部环境。

药师易丽珍:“持续吃这种抑制胃酸的药,就会造成你的整个肠胃道的环境改变,你的菌丛改变,原本是好菌帮你消化吸收的,结果改变变成一种坏的细菌。”

专家说,错误用药会造成胃部损伤、影响平衡,就容易增加肠胃道感染风险。胃不舒服用药得适时也得找出病因,避免错失治疗黄金期。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