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匿名“Pak Cik”的大马男子,1970年以3万7000令吉买下孟沙一间屋子,如今已升值至180万令吉,增值幅度接近50倍,引起网民热议。
日前,有网民分享这位“Pak Cik”的故事,指1970年还不盛行购买房地产,但“Pak Cik”却为每个孩子准备一间屋子。
“那个年代要置产不容易,但‘Pak Cik’愿意冒险,他买房地产一心只是为了家人,不是为了转卖或出租。”
贴主表示,“Pak Cik”心志坚定不移,不管手持的房地产涨了多少都不脱售,故过了这么多年,屋价已经升值至数十倍,至市值180万令吉。
他说,很多人都希望透过投资房地产,3至5年内赚取2倍的利润,与“Pak Cik”手持产业20至30年的做法大不相同,而“Pak Cik”能得到比短期投资者更客观的利润。
有网民认为“Pak Cik”好运,买到位于孟沙地区的屋子,但贴主则认为问题在于等待,而不是地点,因屋子的价格多次大幅上涨,但“Pak Cik”并不急于出售。
不过,也有网友对此事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即使房价涨了这么多,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也不一定有人买。
“这意味着这只是有价无市,实际上根本没人要,所以市值多少也没用。”
另一位网友说,银行估价只是参考,如果没有买家,就没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