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近年在国内外都有年轻化的趋势,近期一起来自澳洲的个案凸显疾病预警征兆的重要性。一名年仅39岁的年轻妈妈马伊克(Krystal Maeyke),平日生活规律且热爱运动,没有任何癌症家族史,却因持续性腹痛被诊断出罹患末期大肠癌,她在确诊前数月就出现夜间盗汗症状,却因误认为是天气因素而延误就医时机。

根据外媒《每日邮报》报导,年仅39岁的马伊克在2年前开始感受到下腹部出现针刺般的疼痛,起初,她怀疑可能是食物过敏所致,甚至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但检查结果并未发现异常。然而,她的腹痛症状持续加剧,最终因剧烈疼痛在家中跪地不起,紧急送医治疗。
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后,医疗团队发现马伊克已罹患大肠癌第4期,且癌细胞已扩散至卵巢、肝脏等多个器官,这个诊断结果令她震惊不已,因为她一直自认身体健康,也没有癌症家族史,从未想过自己会罹患大肠癌。
马伊克之后在社群媒体上呼吁大众重视盗汗问题,她回忆在确诊前数月,经常在半夜醒来浑身是汗,不得不更换衣物和床单,由于当时正值炎夏,她还误以为是冷气不够强。
目前医学研究尚无法完全厘清夜间盗汗与癌症之间的确切关联,但专家推测这可能与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以及荷尔蒙变化有关,一般而言,盗汗现象多见于45至55岁间的更年期女性,主要是因为卵巢功能退化所导致的热潮红症状。
马伊克在罹癌期间积极透过社群媒体分享抗癌心得,但也表达出无法陪伴12岁儿子成长的担忧,尽管她勇敢对抗病魔,最终仍不幸于今年7月5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