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古代趣史】 自小受皇家顶级教育 溥仪学历却被标注“初中” 只因少了这样东西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登基时年仅3岁,尽管身为帝王却没有实权,世间对其评价多半是懦弱无能,甚至是卖国求荣,人生充满戏剧性。不过溥仪从皇帝沦为一介平民后,也曾面临不少尴尬的问题,包括户口上的教育程度显示的是“初中”,但实际学历却让不少专家都汗颜。

根据“搜狐网”报导,清代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6岁时就要进入尚书房学习,就连师资阵容也是最顶尖的,而溥仪3岁就登基做了皇帝,享受着当时最顶级的教育资源,从小便跟随名师学习,内容主要有汉文、满蒙文和骑射等,这些老师不是状元就是翰林出身,还有知名书法家、国学大师以及融贯中西的西洋教授。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溥仪就算称不上学贯中西,但也是学识丰富、精通多门语言,在位期间更曾多次接见外国使者,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此外,从小在宫中长大的溥仪还具备别人很难拥有的技能,那就是鉴别古物,他曾在自传《我的前半生》提到,对于古玩字画的辨识能力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远超当时的一些文物鉴定专家。

因此当溥仪沦为平民后,却被户政人员在教育程度的栏位写上“初中”时,感到无法接受,并向对方解释自己的文化水准当大学生都绰绰有余,但对方却要他出示学历证书,让溥仪顿时陷入尴尬,只能无奈反问“你见过精通三门语言,学贯中西的初中生吗?”工作人员一时语塞,但碍于无法评估溥仪的教育程度有多高,也只能照规章办事。

后来有专家针对溥仪留下的影像和书信等资料进行分析,证实不管在语言、历史还是文物鉴赏方面,溥仪都有不错的成就,最终用了“望尘莫及”四个字,显示对其教育水准的肯定。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