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不想独自痛苦! 大专生报复式 传播爱滋

因无法独自承受患上爱滋病的痛苦,一些患者竟产生报复心理,蓄意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病毒,形成恶性传播链!

博特拉大学社会科学及发展系讲师慕扎希哈山,近日发布一项独立调查研究,揭露了这个可怕的现象。

这份通过访问500名来自巴生河流域、雪州和布城的大专生,针对“大专生感染爱滋病毒”课题展开问卷调查显示,不少受访者坦承是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结束后,随着对性与异性身体的好奇心增强,加上性教育知识匮乏,最终在好奇心驱使下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慕扎希哈山表示,一些感染爱滋病的学生不仅向性伴侣隐瞒感染事实,更持续进行高风险性行为,造成爱滋病恶性传播。

根据大马爱滋病理事会(MAC)今年4月分享的一项数据显示,国内感染爱滋病毒(HIV)的患者中,44%患者的年龄介于20至29岁;此外,《马新社》报导揭露,新增爱滋病病例中,大部分涉及毕业生、辍学生和大专生。

慕扎希哈山指出,一些受访者承认他们年轻时就发生性行为,被确诊感染爱滋病毒后才知晓风险和严重性,而这个群体更容易接触到色情影片,以及在社交媒体平台没有经过过滤的色情内容。

“开放的生活习惯、社会压力、婚前性行为常态化,以及没有做保护措施的同性性行为,都是直接导致爱滋病毒感染率上升的原因。”

慕扎希哈山认为,政府推行的预防爱滋病毒觉醒运动策略落后,无法吸引年轻人关注这项重要课题。他说,卫生部目前推广的预防爱滋病毒宣导运动仍靠传统方式进行,如讲座、派发传单和路演,而这些根本吸引不了学生关注。

“政府宣导策略跟不上时代,导致年轻人,尤其是感染爱滋病毒的高风险群体,根本不知道甚至不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个课题。”

他说,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政府每回举办宣导讲座的出席者,都是以低风险群体人士居多。

“为什么那些有更高染病风险的人不愿意出席这些讲座?因为他们担心被社会审判,被朋友或老师歧视,所以才想尽办法逃避,有些大专生甚至不知道自己校内有举办关于预防爱滋病毒的讲座。”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