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报道,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译川普)自今年1月20日上任以来,其政府已宣布新关税政策或关税调整超过50次。特朗普一直希望透过关税措施以使国家重夺贸易平衡。惟来到4月底,一直有不少特朗普忠实支持者的码头工人和货车司机等蓝领工人纷纷投诉遭到高关税所害,终于让白宫多名内阁成员如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幕僚长怀尔斯(Susie Wiles)成功说服特朗普回心转意。
《华盛顿邮报》5月14日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报道,白宫幕僚长怀尔斯、财长贝森特和其他官员向特朗普表示,假如不调低关税将伤害特朗普的支持者。美方与中方进行谈判的通道因此打开,促成上周末期间在瑞士日内瓦的磋商,让双方同意降低关税90日。
一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表示:“关键论点是,这开始伤害特朗普的支持者 — 特朗普的民众(Trump people),这为怀尔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据报道,特朗普的政策转向反映了白宫面临的核心矛盾:因为他试图利用关税在极短时间内重塑全球经济。这无可避免会产生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反噬,连特朗普政府想要保护的基础选民也无法幸免。
报道指,执行关税政策举步维艰,从特朗普调整关税政策的次数便可窥一二。据统计,自1月20日上任以来,特朗普政府宣布新关税政策或关税调整超过50次(一间美国律师行的统计指共55次)。
部份关税措施实施时长特别短暂,例如针对进口乳制品、哥伦比亚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颁布不到一周就政策转向,有些政策甚至撑不到一天。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征的进口关税分别出现至少5到6次的转向,汽车、钢铝、农产品和能源关税分别出现至少3次转向。
报道引述专门研究经济史的达茅夫学院(Dartmouth College)经济学家Douglas Irwin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覆无常,反映其希望改变美国贸易状况的同时,必须同时缓解转型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后果。
报道指,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增强了其抵制美国“霸凌”行为的决心。中国过去一个月透过各种官方和非政府渠道向白宫发出了明确的讯息:中国不会屈服,除非美国降低最严厉的关税,否则不会进行谈判。
与此同时,包括沃尔玛和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多位行政长官纷纷发出严厉警告,表示对华贸易禁运将带来迫在眉睫的经济损失。
策略公司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高级顾问Myron Brilliant表示:“考虑到特朗普面临的政治或经济成本,他最终选择政策转向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