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节食+运动仍变胖? 研究揭中年发福元凶

每当体重增加,人们总是习惯将之归咎于饮食和运动。然而,三四十岁后,身体彷彿进入另一个模式,明明饮食未过量,也开始运动,体重却像失灵的指针般持续上升,连带腰围、血糖、胆固醇失控般节节攀升,让人不禁怀疑是否自己不够努力,自制力不够坚强。

医师张家铭指出,2025年一项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突破性研究,为中年发胖的谜团提供了新解。该研究指出,对抗中年发福的关键应控制体内的“慢性发炎”,而非仅仅追求减重。

这项研究揭示,中年肥胖的成因可能源于脂肪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一场“内部沟通障碍”。年轻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干细胞会分泌细胞外囊泡,这些微小的囊泡如同信使,携带着一种小分子核糖核酸 (miR-145)。这些细胞外囊泡扮演着“和平使者”的角色,向脂肪组织内的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传递镇静和稳定的信号,避免它们过度活跃。

中年后脂肪干细胞老化,其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减少,内含的小分子核糖核酸也显着降低。巨噬细胞因讯息不足而误判,导致过度发炎,使脂肪组织进入慢性发炎性老化。这不仅造成肥胖,更引发胰岛素阻抗、脂肪堆积和代谢失调,是中年机能衰退的开端。

研究指出,肥胖主因是脂肪细胞发炎,而非只是吃太多。因此,减重首要之务是消炎,调整细胞沟通,才能重启脂肪代谢,这道理就如同网路断线应检查路由器,而非责怪手机。

综上所述,小分子核糖核酸是细胞沟通的关键,了解发炎与小分子核糖核酸的关联,能帮助我们更有方向地减重,而非盲目节食。

张家铭建议,饮食上多摄取Omega-3(深海鱼、亚麻籽油)、多酚类(绿茶、姜黄、莓果)等抗发炎食物,有助稳定脂肪干细胞;此外,运动宜采间歇性有氧与阻力训练,避免过度剧烈,同时重视睡眠与压力管理,慢性压力与失眠皆不利干细胞功能。

这项研究揭示一项具前瞻性的应用,显示利用脂质体递送小分子核糖核酸至巨噬细胞,成功阻止中年小鼠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胰岛素阻抗和脂肪发炎。这暗示未来减重治疗可能着重于“讯号修复”,而非单纯的“热量控制”。

张家铭认为,未来治疗策略可能藉由微RNA或细胞外囊泡精准传输技术,或许能直接修复细胞间的沟通机制,从根本上稳定脂肪组织的健康状态,进而达成不易复胖、且无副作用的健康管理目标。

这篇研究打破不够自律的迷思,指出肥胖源于细胞沟通失调,而非意志力薄弱。张家铭强调,理解身体困境才能选对方法,重点在于修复与协调,而非责备与惩罚。

总之,中年要活得健康,关键在于读懂身体的脂肪讯号、消除体内发炎,让细胞沟通顺畅,才能恢复活力与身心平衡。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