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微博热搜破千万 “老鼠人”成为当代年轻人新标签

一种被称为“老鼠人”(Rat People)的生活方式,近日在中国社交平台迅速走红。该词汇形容的是一群选择远离传统社会节奏、几乎不出门、不工作、整天躺床的年轻人,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据报道,在微博、小红书、B站等平台,“老鼠人”相关话题的浏览量已突破千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分享自己“与世隔绝”的日常。他们的生活规律日夜颠倒,除了吃饭、上厕所等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外,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刷短视频或玩手机。没有强烈的物质欲望,也不追求事业发展,这种看似“摆烂”却又不完全消极的状态,被戏称为“做老鼠”。

有网友调侃道:“不是不努力,是不想动”,“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床上的耗子,一动不动,心无波澜”。这类发言虽带有戏谑成分,但也真实地反映出当下一部分年轻人对生活节奏和社会期待的无力感。

心理学专家指出,“老鼠人”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青年群体在高压社会环境下的精神疲惫与心理防御。他们并非没有理想,而是在长时间的焦虑、内卷和生活困境中,选择了一种“最低能耗模式”来应对生活。“这不是堕落,而是一种被动的自保。”

值得关注的是,这股“老鼠风”也引发了代际之间的认知碰撞。许多长辈难以理解为何年轻人“不想上班”“不愿社交”,而在年轻人看来,暂时逃避现实,不再强迫自己达成某些‘成功标准’,是一种“让自己喘口气”的方式。

尽管目前“老鼠人”的讨论多集中于线上,但它所代表的心理状态、生活选择和社会态度,正在引发更多人思考:在快节奏、讲效率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还允许个体选择一种“慢”甚至“停”的生活方式?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