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2025爱生活年刊·福建人新年习俗】竹叶打扫步步高升 初九天公大过年

你的新年是从哪一天开始?福建人的传统里有这么一句话:“天公大过年”,福建人在过了大年初九,新年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新年前夕,福建人也会有送神、大扫除,他们会用竹叶清扫天花板和墙壁角落,寓意“步步高升”,真的很特别。

雪隆福建会馆副会长李萍(左)、署理会长林忠强博士,详解福建人的新年习俗之余,也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好运健康呷百二”(好运健康活到120岁)。

雪隆福建会馆副会长李萍、署理会长林忠强博士表示,每年腊月廿四,是灶神返回天庭稟报人间一切的日子,因此福建人会准备年柑、年糕、花饼、麦芽糖等甜食,好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尽好话。

送走灶神后,即可进行大扫除,谓之“采囤”。传统上,长辈们会用竹叶清扫天花板和墙壁角落,除了寓意“步步高升”、“节节前进”,也象征把所有霉运扫掉,除旧迎新;家里有安神的,也会为家里的神台好好清理一番,之后再换上全新的金花和红布球,谓之“换神红”。

新年忌讳吃瓜类
意头不吉利

除夕当天,福建人早上会祭祖,而祭品中一定会有三牲,也会烹煮几道祖先爱吃的家常菜肴,菜肴多寡,一切丰俭由人,悉听尊便。

福建人的团圆饭菜肴同样讲究谐音好意头,比如发菜+蚝豉(发财好事)、蚝豉+菜头+五花肉(好彩头)、全鸡(全家吉祥如意)、清蒸斗底鲳(蒸蒸日上)、芹菜炒蒜(勤劳会算),包菜花(开花结果)、炒笋干(节节高升)、海参猪脚(走好运)、长寿面(延年益寿)、炸肉丸(团团圆圆)、豆皮肉卷(团结和睦)、碱水糕+封肉(百年好合)等,每一道都蕴含福建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福建人过年最忌讳吃瓜类食物,因为瓜听起来很像‘挂’,代表死亡和失败的意思,意头不吉利。”

初一吃鸡蛋+面线
福寿绵长

吃完团圆饭后,长辈通常会给小辈压岁钱,将之放在枕头底下,有镇压邪祟(压岁谐音压祟)、岁岁平安之意;有的则会前往庙宇点头柱香,祈求全家平安健康;也有的会聚首一堂聊天话家常,或是半夜12点燃放鞭炮,以示迎春纳祥,彻夜不眠守岁到天亮。

初一早上,福建人一般都会吃汤圆(圆圆满满)、年糕(步步高升),以及绝不可缺少的鸡蛋+面线。其中,鸡蛋象征诸事圆满,长长的面线则寓意福寿绵长。此外,如有游子返乡或是远客入门时,也可在面线中加2颗鸡蛋款待,称为“太平面”,寓意一路平安。

说到过年禁忌,福建人素来就有“年初一不吃粥”的传统习俗。有两种说法,一是避免整年贫穷没饭吃,二是避免出门遇雨。

新年祝福语
“好运健康呷百二”

过年期间,上门拜年肯定少不了。在这方面,福建人通常会提着一袋柑向亲友拜年,并且以6、8、10双数为吉。这是因为,只带2粒柑略嫌小气寒酸,4谐音“死”意头不吉利,而对方收到柑也会以柑回礼,寓意“有来有往,分甘(柑)同味”。

至于红包金额,与上同理,福建人以双数为吉,但以“4”为忌,因此红包金额一般都是20令吉、60令吉、80令吉、100令吉、120令吉、160令吉……以此类推。

“以前闽南一带的福建人生活贫苦,最大心愿莫过于三餐温饱、健康长寿,所以我们新年逢人爱说‘恭喜发财’,或是‘好运健康呷百二’(好运健康活到120岁),代表最高的祝福。”


初九天公诞
供桌分为上下桌

无论如何,相比农历新年,福建人更重视大年初九天公诞,素有“天公大过年”的说法。询及有关“拜天公”的祭祀习俗,对此李萍指出,在正式拜天公之前,福建人都会确保家里打扫干净,然后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有的人甚至会在天公诞前夕茹素3天,以示对天公的虔诚。

“传统上,拜天公一定要由家中最资深的长辈点一柱大龙香,之后才可展开一连串的祭拜仪式。”

拜天公的供桌有分“上桌”(向大门外,桌形摆高)和“下桌”(向大门内,桌形摆低)。其中,上桌用来供奉玉皇大帝(天公),供品包括:大香炉1个、大龙香3支、大龙凤红烛1对、花瓶1对、鲜花2束(左右花瓶各插1束)、清茶3杯、天公座1个、天公金(大金、寿金)、甘蔗1对、糕品(寿桃、红龟糕)、六斋和五果;下桌则献给天公部属的兵马神将,供品包括:三牲(鸡、猪、鱼)或五牲(鸡、猪、鱼、海参、猪肚、羊、兔或大闸蟹,任选5样)、各式糕粿(发糕、鸡蛋糕、年糕、粽子、包子)、面线、红鸡蛋,以及酒3杯。

关于拜天公的忌讳也相当多,比如不可打骂小孩、不可倒污水、不可扫地、不可晾晒衣裤等等。另一方面,若家里有人过世,则3年之内必须守孝不可拜天公,此外女人怀孕、坐月子、月事来潮、进出产房等,同样也不宜祭拜。


对于福建人而言,“天公大过年”,福建人在过了大年初九,新年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而且无论是供品,还是热闹程度都比除夕及年初一有过之而不及。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