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野马效应”。
说的是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经常在野马身上吸血。
野马由于愤怒,不断的狂奔,最后力竭而死。
事实上,蝙蝠的吸血量,并不足以导致野马死亡。
野马,是死于自己的愤怒。
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因问题而产生的情绪。
不要过度贪恋情绪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
我理解情绪价值,就是从心理和感情层面能多大程度上让一个人感到满足?
仔细想想情绪价值和物质价值一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害了一个人。
有句话说教子要趁早,我认为情绪喂养也要趁早。
否则一个生命早期情绪价值稀缺的人,很可能后半生都会为此所困。
因为过多追求情绪价值很可能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弱,弱者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情绪价值需求高。
情绪价值需求高的人,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寻求情绪满足这件事上。
从而也就没有多少精力,投入到真正的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的专业本质上。
这就是他们成为弱者且越来越弱的底层逻辑。
那怎么去转变,关键就在于自己需要觉察,一旦发现自己因为别人的情绪而感到内耗了,马上停止与对方接触,不接受影响。
情绪上再喜欢,也要保持理智,你的情绪不是第一位的,事情是第一位的,持续多成事是第一位的。
如果能做到这点,你就无敌,不仅事业,情场也会越来越好!
别太担心未来的结果
超前焦虑,也被称为透支焦虑,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过度担心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焦虑源于对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尚未发生事情的过度忧虑。
表面上,超前焦虑与未雨绸缪看似相似,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超前焦虑的表现为:对未来持有悲观的看法;深陷于悲伤和失败的预设结局中,难以自拔。
而未雨绸缪则表现为:不盲目自信,预见最坏的情况,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前者是一种情绪上的自我消耗,是一种不理智的认知;后者则是清醒的思考,是果断和理智的体现。
很多人总是太过担心于未来的结果,事情尚未开始,就已经预设失败;话还未说出口,心中却已想象出最坏的结果;未曾尝试,便觉得自己无法胜任。
这其实是非常不对的,因为你在焦虑中耗能越多,你越害怕,结果有可能越不好。
也就是说,不要去害怕未知,你先干好自己手上应该干的事。
正如俗话所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觉得可惜。
长路漫漫,再出发,亦可重遇好风景。
心胸多大,事情就能做多大
我们总说: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大。
人的胸怀有大有小,各不相同。
胸怀的大小,决定着人成功的不同层次。
胸怀宽广,事有大成;胸怀狭小,一事无成。
这也说明,一个人的胸怀,对于成功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如果你的目标很远大,你想要成大事,还要修炼最重要的一点是心胸。
比如,当我们犯了一个错别字,我们可能会迅速地觉得整篇文章已经毁了,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人。
如果我们身处这种心态中,那么即使获得再大的成功,再多的赞赏,我们也无法真正享受其中的喜悦,因为心中仍然存在着无止境的焦虑和不安。
心大了,任何事都是小事。当我们将心态放大,拥有广阔的胸怀和宽容的心境时,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面对一些琐碎的事情,我们能够以一种冷静的态度去看待,不被琐事所困扰,而是放眼远方,寻找更大的目标。
只有当我们掌控好了情绪,修炼好了心胸,才会有更多的空间去容纳他人,接纳不同的观点,从而拥有更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