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下元节将至 命理师点名“唯一禁忌”要遵守

11月15日,也是农历十月十五日,这天是下元水官大帝的圣诞,也称为“下元节”,相传当天该神会下凡人间为民解厄之日,这天人们会准备香烛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而命理师柯柏成也提醒,下元节当天水府之门会大开,众水鬼会随着水官大帝来到人间。这也让当天唯一禁忌是“避免近水游玩”。

命理师柯柏成在FB粉丝专页发文表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水官大帝的圣诞,在道教的科仪中有“正月十五上元节”的“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地官消灾”与“十月十五下元节”的“水官解厄”。三官谓之“上元九气赐福天官”、“中元七气赦罪地官”、“下元五气解厄水官”。此三日又为三官大帝诞辰,更为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之日。

柯柏成解释,天、地、水三官可能一般大众比较没那么熟悉,其实就是古代的圣王尧、舜、禹三位,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有关于水方的事物,自然就是以禹作为主神,在古代天官赐福的仪式是把祈福疏文至于山顶,地官消灾把疏文埋在土里,水官解厄就把疏文沉入水底三种方式,至于消灾和解厄到底有没有差别?其实还是有的,灾厄看起来是同一件事,毕竟,一般人都是归类为坏事、衰事避之唯恐不及。

三官大帝

1985年5月,中国河南登封的一位屈姓老农民,上山采药的过程中无意在石头缝中发现了一片金简,后来据考古人员考证,这是武则天晚年时有感于自己一生犯下的过错,向上天祈福消灾后置于嵩山山顶的金简,古代就有这种传统,由于水官解厄是将疏文纸张沉到水底,因此只知道有这样的解厄作法,很难有证据保存下来。

金简上的文字原文为“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柯柏成说明,这里面可以看到“武曌”就是武则天,派遣使者胡超到山上投递这枚金简,这枚金简现存于河南博物院,金简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黄金纯度在96%以上。

柯柏成也认为,如果灾厄是同一件事情,北宋宰相晏殊就不用写那篇“解厄鉴”,应该要称为“消灾解厄鉴”,按《说文解字》的解释,厄是树木的节点,灾是自然或人为祸害的通称,《诗经·大雅·韩奕》:“鞟鞃浅幭,䩦革金厄。”可以了解,厄的原意是横梗于前面的障碍,孔子被围在陈蔡之间的遭遇就可以称之为厄,脱困之后,整个修行将往上进阶提升。

柯柏成也说明,在看待解厄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能很单纯的看作前面有障碍,赶快祈求神明帮忙把障碍拿掉,这样是得不到庇佑的,但是可以祈愿神明赐与智慧、请贵人指导如何化解厄难。

根据典籍《中华风俗志》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梦粱录:“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宣化县新志》:“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通俗来说,中元节是“鬼节”,下元节就是“人节”。

有神明圣诞、有鬼节,但是被大众遗忘的就是“人节”,这在传统文化里是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因为只有“人”才能参赞天地万物,这一天如果只是想单纯的消灾解厄,当然可以到道教宫庙参加科仪,最低限度可以持斋吃素一天,用这样的功德回向祈求水官大帝解厄,让自己培福增慧。

而柯柏成也提醒,下元节水府之门大开,众水鬼会随着水官大帝来到人间。但他们多在江河湖海中活动,不会如鬼节那般放整个暑假,下元节唯一的禁忌就是“避免近水游玩”。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