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月到了!农历七月是传统习俗中鬼门开的日子,在这被称为“鬼月”的期间,民间也流传许多相关习俗和禁忌。就有一名网友透露,过去农历七月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点“普渡公灯”,除了是给好兄弟引路,同时也表明这里有人家,希望祂们不要打扰。画面曝光后,不少人惊呼“第一次看到”。
“现在还有人知道这个习俗吗?”原PO在脸书社团“灵异2公社”分享照片,指过去农历七月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点“普渡公灯”,对一般民家来说是给好兄弟引路,同时也表明这里有人家,不要“打搅”,如果是宫庙点的灯,就是让好兄弟可以歇个脚、抽根烟,古早一点的民家还会跟竹枝加黑芝麻梗绑一起。

贴文引发讨论,不少网友留言“东石还能看见,其它地方比较少见”、“我太年轻不知道”、“从来没看过耶!第一次看到,如果没小编解释,我也不了解那是在干什么”、“这种灯乡下还是有的”、“我家还有挂。妈妈较传统,每到农历6月最后一天就挂好在门口了,子时一到就摆桌呼请普渡公坐镇,整个农历7月每天早晚都1柱香。”
“小时候,邻居阿嬷遵循古法祭拜,门口高高的竹子,挂着旗子、红小灯,还摆放盥洗用具、一桌酒菜,晚上恐怖指数破百,比电影更惊吓万分,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
据了解,台湾民间相传鬼门开之后,好兄弟会回到阳间,而早年人口稀少,加上入夜后照明不足,在农历七月初一至月底,会在门前特别点上一盏夜灯,称为普渡公灯、七月灯、鬼提灯、老大公灯,上面写着“普渡阴光”或“超生普渡”等字样,入夜后点亮,天明时熄灭,专为好兄弟引路照明之用,照引孤魂前来接受普渡,因为一般无主的孤魂不像民家的祖先,可以享受人们固定年节的祭祀。
普渡公灯其形状多样,有房屋造型、灯笼上方放上斗笠,和小斗笠下面垂吊一只灯泡,还有四方体型,或使用铁皮或玻璃制作,内点油灯或通上电灯,甚至有的还会绑上竹枝、芝麻梗,竹枝等避邪物,再用芝麻梗围成栅栏,表明不要打搅这户人家。
除此之外,更讲究一点的,有的会在灯内放置胭脂花粉或香烟槟榔,供这些男女孤魂使用。早期全台各地都有这样的习俗,只是随着时代演变,挂上普度公灯已较为罕见,目前只剩较为传统的地区还有保留。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 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