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朱元璋到底是不是回族?

IMG_3704

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朱元璋是“如假包换”的汉族人。

尽管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回族)先生在《中国伊斯兰史纲要》的一条脚注中,曾提到“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觐。又颇有人相信,武宗也信(伊斯兰)教”,但他本人似乎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IMG_3707

要知道,在他的诸多关于伊斯兰教和回族史的论著中,从未将太祖、建文帝和明武宗列为回族人物;在他主编的《回族人物志》中,也没有这三个明朝皇帝的传记。

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在网上看到诸如“朱元璋是回族”的观点。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到底“是不是回族”?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关于“朱元璋是回族”的所谓“论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朱元璋“相貌奇特”,可能是回族

从现存的若干张朱元璋画像看,他高额突出,下巴比上额又长出好几分,再配上高高的颧骨,“确实比较奇特”(当然,这幅画像到底是不是本人,也有待商榷)。

不过话说回来,纵观古今中外,任何民族都有长相奇特的人——因为“长相奇特”就将其“开除”出汉族“大名单”,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IMG_3706

2)马皇后姓马,马姓是回族的“大姓”

纵观历史,马姓的回族名人着实不少(如猪八戒扮演者马德华、相声大师马三立等),但仅凭一个马姓是无法判定马皇后是回族的,因为汉族也有马姓——总不能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姓马”,将其纳入“回族先民”的大名单吧。

IMG_3705

3)建文帝朱允炆出逃南京后,一度赴天方(麦加)“朝觐”

坦诚说,朱棣攻破南京后,朱允炆究竟是死于宫中大火,还是逃亡在外,本身就是一桩历史疑案,迄今未有定论。不过,纵观记述他出逃的野史笔记,要么说他剃发为僧,要么说他隐居山林,并未有远赴天方“朝觐“的记载。

尽管《明史·郑和传》忠有“成祖疑惠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记载,但这与朱允炆 “赴天方朝觐”根本没多大关联。要知道,郑和下西洋到达的地区,囊括了印度洋沿岸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天方只是其中“一站”而已。

4)明武宗朱厚照曾下达过“禁猪令”

坦诚说,朱厚照确实下达过“禁猪令“,但这并非是因为他信奉伊斯兰教、恪守禁食猪肉的教规,而是因为他“属猪又姓朱”。

实际上,朱厚照本人并不信奉伊斯兰教,而是崇信佛教的。历史记载,他对“佛经、梵语无不通晓”,曾大兴土木建造寺院,一度以“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自居,甚至命礼部为之铸造金印,兼给诰命,以皇帝和大庆法王的双重名义签署诏诰敕令。

一言概之,这些“市面上”流传的所谓“论据”,根本无法证明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明朝皇室成员是回族。

众所周知,很多回族人不仅信仰伊斯兰教,其风俗习惯也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饮食习惯上,回族禁食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然死亡的动物;在丧葬习俗中主张速葬,停尸不得超过三天,尸体冲洗后以白布缠裹后实行土葬,最终由阿訇主持殡葬。

但是,不论是朱元璋本人还是其前辈和后裔,都未见到他们有这些回族的风俗习惯。在饮食习惯上,他们都不忌食猪肉;在丧葬习俗上,则完全遵循汉族的习俗而非回族的习俗。就拿丧葬习俗来说:

首先,朱元璋本人及后继的明朝诸帝,死后的停尸时间都远超三天的期限。如朱棣在永乐22年(1424)五月初十日病逝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直到十二月十九日才葬于长陵,时间竟长达七个月之久。

其次,在已发掘的明神宗朱翊钧的棺椁中,神宗的左右侧分别是孝端、孝靖皇后的棺椁,棺椁内部有皇帝的金冠和龙袍,皇后的凤冠和礼服——这与穆斯林“白布缠裹”的安葬方式可谓大相径庭。

另外,明皇室陵墓的所有的碑刻中,只有汉文而没有阿拉伯文字,雕饰也全是传统的汉族风格而非伊斯兰风格,陵制也全是基于唐宗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与伊斯兰风格的回族坟墓迥然有别。

以上种种,无不证明朱元璋是汉族人而非回族人。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