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 蔡阳




马华要回春,需要再出现第二个“李三春”。
政治奇才李三春出任马华总会长9年,缔造马华最辉煌的黄金时期,也是马华得到最多华人支持的年代。李三春具有许多马华领袖欠缺的政治元素,包括他是最有战略头脑,最圆融的总会长,把马华从头家政党改革成群众政党,深得华人的心。
三大特色:勇、爱、敢
(一)李三春之勇
李三春是马华唯一敢走进行动党强区对垒行动党主席的马华领袖。1982年,李三春在全国大选到芙蓉与时任行动党主席曾敏兴决一死战,不止是马华党史上最骄傲和光荣的一战,证明马华代表华人政党,获得华人支持。
这场党魁之战,李三春以845张多数票打败曾敏兴,保住马华尊严。
可惜,李三春之后后继无人,马华领袖多选安全的马来区上阵,在巫统面前奴颜婢膝,被巫统讥笑躲在马来人纱笼下的华基政党,跟华社渐行渐远。
(二)李三春的爱
有人说,如果今天有人办一个“马华最杰出的总会长选举”,华人十不离九会选李三春,一个对华社做出诸多贡献的领袖,一个敢喊:“我要为华人做事”的总会长。
李三春41岁(1974年)出任马华总会长,一直到1983年5月下台。这段期间,他把马华带到政治高峰,没有哪一任总会长能与他相比!
李三春23岁(1959年)参政,从一个工厂管工出来竞选,马华派他到居銮北区当炮灰,不抱任何希望。但是,李三春殷勤在选区走动拜票,还走破一双胶鞋。结果,他爆冷击败社阵强人魏利煌,立下“我不是炮灰、我是重炮手”的汗马功劳,为马华大大增光。
2年后,他出任马青总团长,光芒毕露。1963年,他促请一些马华领袖下台,在马华掀起大风大浪。1965年,华团争取华语列为官方语言,他带领马青大力支持导致政局紧张。36岁(1972年),他受委署理总会长,在马华平步青云。
李三春能得到华人支持,因他脚踏实地为华社做事,不说花言巧语、不狡辩卸责。在任内,他推行资助华商进行企业收购计划,成立马化提升华人经济、筹建马华总部新大厦、筹募拉曼建校基金、设立马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华人文化协会。
李三春穷苦出身,誓言要做穷人的总会长,人气急升。但是,他的光芒引起马来人的忧心,尤其是一心想扶持马来人企业家的首相敦马哈迪的关注,使李三春的政途从春天陷入冬天。
根据当时的政治评论分析,一个备受华人全力支持的马华领袖,令敦马不安,加上李三春在513后高喊华人大团结和提出集资进军企业来提升华人经济,功不可没。
李三春曾哭诉,他想提升华人经济,奈何政治现实不容于他,只得选择激流勇退,壮志未酬先断腕,道尽华人在大马政治“跌宕起伏”的心酸。
今天,马华极需像李三春这样有政治远见和真心为华人服务的领袖,马华才能重拾华人心。马华领袖不能再靠“甜言蜜语”来敷衍华社。
尽管,一些不喜欢李三春的人叫他“枭雄”,但回顾他的所作所为,他确有心为华人做事,只是华人不是政治主流,他有心无力。
(三)李三春之敢
李三春“敢做敢当”,这是很多马华领袖都没有的优点。该走就走,该下就下,比很多口说要下台却死不要脸不下台的马华领袖有骨气,不为五斗米折腰。
很多政治领袖,你叫他下台,他先弄你下台。梁陈党争、双林党争、翁蔡党争都说明一个事实,上台容易下台难。
当年,马华开特大投票要前总会长翁诗杰和蔡细历一起下台,他们都不愿下放权力走人,宁愿斗到两败俱伤。
李三春不同,50岁那年,在华社声望如日中天时,他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不能有所作为时,一句“说走就走”,完全不留恋权势。有人说他涉及土著银行与嘉宁贷款风波而不得不走。
不过,当时他没涉土著银行和嘉宁贷款,只是得罪当时最得令的两大巫统老大,一是时任首相的敦马哈迪、二是时任副首相的慕沙希淡,弄到自己鸡毛鸭血。




犯下三大错误
根据资料,李三春当年犯下三大错误。
第一,当第三任首相敦胡先翁选副手时,李三春没表态支持敦马,令敦马不悦。
第二,敦马哈迪任相后,李三春支持时任财长东姑拉沙里出任副首相,引起后来出任副首相的丹斯里慕沙希淡不满,对他针锋相对。
听说,慕沙有一次在内阁会议上不给脸直接责问李三春:“你的老板在哪里?”。李三春知道他很难再跟巫统新一代领袖共事,很难再为华社争取权益,毅然决定交棒梁维泮,拍一拍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的走。
第三,政界流传,敦马哈迪插手马华党务,李三春不得不下台,过后由强调“政经分家”的梁维泮上台,但是,李三春出奇不意辞职,没有妥善安排接班人,导致马华后来发生梁陈党争,政治势力一代不如一代、官职一朝比一朝少。
没了李三春,马华选区一届又一届被行动党吞没。今天,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形容李三春是大马政坛的政治巨人,这是真心话。李三春在马华党史写下光荣的一页,无人能及。
李三春推行的协助华商收购企业计划和马化合作社都功亏一篑,导致华人存在合作社的钱都血本无归。
李三春2020年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有透露一点端倪。当年,他到芙蓉竞选是被巫统背后插刀。可惜,李三春生前没有真正亲口讲述他的隐退之谜。如今,随着他的离世,这个谜永远随他长埋地下。
李三春走后,敦马还是一直干预马华政治,敦马不喜欢被称为“华社救星”和“经济奇才”的陈群川领导马华,听说三劝陈群川退出政坛不果后,陈群川因新泛电事件入狱,马华政治势力又再滑落。敦林良实领导马华时期又发生林良实、李金狮争位的林李党争,人才出走。
后来,林良实和林亚礼发生双林党争,强势的敦马再次介入要他们一起退休,由新生代的黄家定和陈广才接棒,一举平息双林党争。
有人说,李三春是大马政坛的传奇人物,承受很多罄竹难书的委屈。如今,享年88岁的李三春在3月3日早上走完他的人生,但愿逝者安息,一路好走。
政客一人一句话 缅怀丹斯里李三春
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爱戴,不是看他生日有多少嘉宾到来贺寿,而是死后有多少人到灵堂拜祭、缅怀。
因为,参加寿宴的人,可能有要讨你欢心的私欲。但是,到灵堂吊唁的人,一定是真心朋友,因为他们无法从你身上再捞取好处。
李三春设灵堂给人瞻仰七天,很多名人纷纷到来献花致祭时说的内心话,是马华领袖应该谨记的“李三春精神”格言,是可以让马华从低谷反弹的智言慧语。
(1)马华总会长魏家祥形容,“李三春是马华最到位总会长,是马华学习的榜样。”
魏总讲得好,比他在马华大会劝勉党员“无事可做找事做“、“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及马华在六州州选可能没有一席之地上阵来得好。
政治很现实,没有政党会孔融让梨把选区白白送人。马华应重喊李三春“为华人做事”的口号,重新赢取华人心。敦马哈迪公开说:“不为马来人斗争就没有意义”。马华是华基政党,马华应喊什么口号?至少要确立“为华人做事”的目标。

(2)马华元老曾永森说,“李三春是我最好的朋友、同事,也是我最大的敌人。”
一个人,能被敌人视为朋友,过后数十年相约年年见面一次话当年,这是李三春和曾永森可贵的豪情。难能可贵的是,曾永森老来赞扬李三春把马华带到最高峰,惜英雄、重英雄,有把政治恩怨放下的豪情万丈。

(3)前马华副主席黄燕燕说,“马华应学习李三春不畏惧、不放弃的精神。”
今天,马华落到“是政府、又不是政府”的窘境,实在需要学习李三春不畏惧和不放弃的精神才能重新站起来,最重要是跟华社站在一起。没有华社,马华只会继续沉下去,就如敦马哈迪失去马来人支持,只能在政海被淹没。
(4)好友蔡傌友说,“好酒送好友,对酒当歌,一生豪情。”
真正的朋友才会带洋酒到灵堂送李三春最后一程。人生短短几十年,无需像敦马那样在98岁高龄还在争春秋,不能逍遥快活养老。蔡傌友一句“力拔山河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诗词悼念故友,更显两人友情深厚。
(5)马华前总会长敦林良实说,“李三春是政治良医,教会我克服危机。”
孙中山认为,医生医病、良医医国。林良实是医生,当他坐着轮椅吊唁李三春时形容对方是医国的良医,给李三春最高的敬仰。
是的,马华需要再有李三春这样有胆识、战略和智勇的良医,先医马华一身病痛,马华才有望如火凤凰重生,再现光芒。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