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大葱、香葱、小葱这样的葱类植物,一般被我们当做蔬菜或是调味料,它们含有一种香味,加在菜肴里,菜越吃越香。那么,大家知道葱白是什么东西吗?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从中药角度来说,葱白具有通达阳气的功效,还能促进消化吸收、抗菌、抗病毒、利尿、健胃、祛痰等,尤其风寒感冒时吃些葱白,能有效缓解病情,起到发汗解表的功效,以加速痊愈。另外对表虚多汗者忌服或少食。

·登场主角:葱白
·性味:辛、温
·归经:肺、胃。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主治:风寒感冒、阴盛格阳下利脉微、阴寒腹痛、面目肿;外敷治疗疮痈疔毒,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
·注意事项:表虚多汗者忌服。
说到葱白,大家可能会对这个学名比较陌生,但其实它就是在制作菜肴的时候很常会用到的香葱、大葱。很多人都喜欢把大葱切碎后作为配料炒菜,也喜欢把大葱撒在煮好的菜肴上,既可增色使菜肴看起来美观,也能让食物变得更美味。
葱白别名大葱、香葱,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采后可鲜用。然而,很多人对葱白的了解并不深,只把它视为一种食材,殊不知葱白不仅仅只是食材,同时也是一种对身体健康好处甚多的中药,民间素有“吃葱一根,顶药十副”的说法,由此可见其药效之显。
“普照中医诊所”中医师陈宇慧指出,通过研究表明,葱白具有发汗解热、利尿、健胃、祛痰等功效,并且对于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皮肤真菌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从中医角度来说,葱白性温,归肺经和胃经,所以葱白可以健胃,而肺又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对于腹泻、腹痛也有一定的帮助。
除了以上这些,葱白的其它功效还包括:
1)风寒感冒
《神农本草经》曾记载,葱白“可作汤,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由于葱白味辛性温,其性发散能解表发汗、助阳散寒,但葱白发汗力度较轻,因而适合用于外感风寒轻症,或是配合其它药物来治疗“阴盛格阳”的病症。《药品化义》也提到葱白“辛温通窍,专主发散,凡一切表邪之证,大能发汗逐邪。”
简而言之,风寒感冒时吃些葱白,能有效缓解病情,起到发汗解表的功效,以加速痊愈。
2)阴盛格阳
由于葱白通阳散寒,可用于“阴盛格阳”(指体内阴寒过盛,阳气被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症候)、厥逆(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下利清谷(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等等。
若是“素体阳虚”兼感寒气,建议可食用葱配姜煎蛋,以扶阳解表;若是因感寒呕逆,泛吐清水,也可服用姜葱水来达到祛除里寒、和胃止呕的功效。
3)去水肿
葱叶有去水肿之功,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疮伤风水肿疼。取葱青叶和干姜、黄柏等分,煮汤浸洗,立愈。”另外,《普济方》也有提到“治水病两足肿者”,可用“葱叶及茎,煮烂渍之,日三五作乃佳”。
4)解毒散结
葱白有解毒散结作用,可用于治疗临床常见的痈疽疔毒,一般单用只需捣乱外敷即可。
要注意的是,由于葱白辛温,因此对于阳毒导致的痈肿疔毒,建议最好使用清热解毒的药品来外敷,效果会更好;若是红肿热痛,可用葱白、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捣烂外敷,以清热解毒,消痈排脓;若因阴毒导致的痈疽,则可考虑单独使用葱白。
葱白养生食谱
葱姜水
材料:葱白6棵、姜5-6片,清水600毫升。
做法:
1. 葱白连根洗净,备用;
2. 备锅,倒入600毫升清水,把切好的姜片放进去,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煮约10分钟;
3. 把葱白放入锅内煮3-5分钟,即可温服。
主治:风寒感冒。
葱豉粥
材料:淡豆豉30公克、葱白30公克、紫苏叶10公克、生姜10公克、白米适量、清水1.5公升。
做法:
1. 葱白洗净切段,紫苏叶洗净,生姜切片,备用;
2. 将豆豉、葱白、紫苏叶、生姜皮及白米放入装有1.5公升清水的锅中,以大火煮沸温服。
功效:发表散寒、止呕。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