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睡得越早 死得越早”?牛津大学研究给出了答案

a

38岁的陈先生之前经常加班,睡眠严重不足。某一天,他突然倒在了岗位上,急救医生到场后诊断为心源性猝死,幸好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从那以后,陈先生就辞掉了之前工作,换了份轻松很多的新工作,对自己睡眠的要求也变得很高。

为了能达到睡眠时长的标准,陈先生每天工作回家后,7点半就开始准备睡觉,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才起床。一旦因为失眠导致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他便会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会变得暴躁、易发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先生特意到医院挂了个号,希望能寻求专业医生的协助。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医生的会诊后,陈先生被诊断为“完美睡眠症”,即过度关注并试图改善睡眠数据,反而加重了睡眠问题。

在不少人看来,“早睡早起”意味着健康的生活作息。有些人甚至可能八九点就早早上床睡觉,第二天六七点起床,每天一定要睡够了8小时才可以。那这种规律作息真的健康吗?

b

增加心血管风险

“早睡早起身体好”是不少人一直遵循的生活作息,但近年来,却有研究结果发现——睡得早,反而会增加死亡风险。

2021年4月,《睡眠医学》杂志上一项涉及21个国家共11万人的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发现,早睡(晚上10点前)或晚睡(午夜12点后或更晚)都会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

其中,早睡者的相关风险会增加29%,晚睡者则增加11%。

不过,这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结果只发现了就寝时间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之前存在关联,但并不代表是早睡或晚睡会引发心血管事件或死亡。

其次,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疾病史(如是否有慢性病)、生活方式行为等,而该研究在调整相关因素的影响后发现,早睡带来的综合风险增加值从29%降到了9%。

c

最健康睡眠时间

无独有偶,同年的另一项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睡早睡晚都存在健康风险,该研究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

该研究从英国生物银行2006-2010年间的参与者中招募了88026人,平均年龄为61岁(43-79岁),女性占比58%。

他们佩戴了腕式设备在7天内收集了有关开始睡眠和醒来时间的数据,并完成了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的评估和问卷调查,还针对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了诊断。

在平均5.7年的随访时间里,共有3172人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其中,在午夜或更晚时间入睡的人的发病率最高,而在晚上10-11点入睡的人的发病率最低。

d

研究人员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血压等影响因素后发现,与晚上10-11点入睡的人相比:

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25%;晚上11-12点入睡的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12%;晚上10点前入睡的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24%。

也就是说,最健康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0-11点之间。

到目前为止,这项研究是关于睡眠时间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评估的最广泛的研究,明确表明了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关联,而且在女性中的关联更强。入睡时间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e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