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一句:“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成为经典名言,也促使人们勇于追求梦想。然而,当你身处于战争中,你还会不会为了自己缥缈的梦想而努力?
在非洲大陆,一些人在用篮球弥合梦想和现实的鸿沟,而篮球,正在改变生活于战火中的他们。
“饥饿”、“贫穷”、“干旱”……这是人们心中非洲大部分地区的现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一位叫肯尼迪的20岁小伙儿,他凭借着“篮球”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肯尼迪是一名业余篮球手,他身高不够高,天赋不够强,球技也说不上好,但是他却一直走在追逐篮球梦想的路上。
和大多数喜欢打篮球的人一样,肯尼迪也有着成为职业球员打进NBA的梦想。“从第一天打篮球开始,我的梦想就是进入NBA打球,并且从未改变。”肯尼迪说。
对于一个身处非洲大陆的年轻人而言,这像是天方夜谭,但是他却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努力地进行着尝试。他每天都在刻苦训练,就像他的偶像科比和詹姆斯那样,他把踏进一次斯台普斯中心球馆当做自己毕生的目标。

每天坚持训练10小时
巴门达是喀麦隆西北省的首府,接壤尼日利亚。这里是喀麦隆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肯尼迪的家乡。这里曾经是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小镇,孩子们热爱体育,热爱篮球。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巴门达被喀麦隆的反政府军队占领为据点,2017年起,零星的战斗和分裂暴力活动在这座城市时有发生,这里的人们也饱受着战争与武装冲突之苦。“现在,这里的孩子们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篮球梦想,仅仅因为他们身处巴门达。”肯尼迪说。
但是肯尼迪的梦想并没有停止,他现在每天都会坚持进行10个小时左右的篮球训练,从早晨6点到下午5点,即使是周末也没有休息。就连平时的训练场地,也是由黄土地和两个旧木头篮筐组成的,破旧不堪。土质的场地跑起来很容易打滑,场地上也经常飞扬着尘土。
肯尼迪没有教练,只能通过观看职业球员的视频来揣摩技术。粗糙的场地混杂着砂砾,将篮球磨损得破旧不堪。他的鞋底也被磨穿,而这些被磨穿的洞也更像是他刻苦训练的见证人。
军队总是在离篮球场不远的地方交火,肯尼迪的篮球场周围经常会响起枪炮声,身处球场上的他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从他的社交媒体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训练途中,肯尼迪经常需要抱着头趴下,或者找到掩护物来躲避炮火。战争中每天都有人离世,每天担惊受怕也成为了他们的日常,枪声响起时,肯尼迪十分害怕,只能不停地为自己,为国家祈祷。

有时候当地军队发生大规模交火,他就不能冒险出现在篮球场上,但是这样的时间他也没有荒废,他待在安全的地方,也没有停下练习的脚步。
自己动手制作训练器材
肯尼迪所处的环境难以让他拥有科学的训练器材,肯尼迪便自己动手,制造了整套运动器材,虽然看着简陋,但是种类却很齐全,有时候是几根木头和石块做成的哑铃;有时候是一条用来做负重训练的轮胎;有时候是用几个水瓶和胶带绑在腿上做成的沙袋。

这样的训练他不间断得进行了三年多,他每天都会把他的训练状态发在社交媒体上,肯尼迪说:“你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我落后的家乡是我进行旅程的全部动力”。
而他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通过篮球这项运动,激励到更多来自当地,来自动荡第三世界国家的追梦人,告诉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能会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现在,肯尼迪开始带领一群当地的孩子们一起打篮球,他做起了孩子们的教练,跟随着孩子们进行运球、投篮等基本训练。我们能看到有更多孩子走上了当地那个简陋的篮球场。
或许他们之中有人重新捡拾起了曾经不得不放弃的篮球梦,或许有人获得了在冲突中持续追梦的勇气。
而我们也能从他们的身上,窥视到梦想和体育的力量。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