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世音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对一切众生救苦救难,不分贤愚贵贱、不分良善丑恶、有求必应,称为“莲花化身”、“众生慈母、诸佛圣师”,祂可解三灾八难,禳灾度厄,给祈求者百福千祥,达到心愿。
凡诚心求拜慈航道人,必会得到神恩庇护,解除本身三灾四煞,五行六害一切厄难,灭罪消愆,禳灾度厄,令吉星顺度命运光亨,迷津八难尽得度,百福千祥皆获得,所祈所愿,所求必验。
观世音菩萨,即是观其声音,皆得解脱,这么说来,所谓观世音,是寻声救苦的意思,就是说衪能观其声音,救度大众。
但音只能“听”,何以能“观”呢?
原来菩萨有六根互用的神通,可以耳见,也可以眼听,算不得稀奇,观世音所修持的法门,称大悲行解脱法门。
据《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参访观音菩萨时,问祂应学何菩萨行,观音对善财说:“菩萨应学的法门无量无边,这无量无边的法门中,是修学大悲行解脱法门。”
所以,观音菩萨被称为“大悲观世音”,与祂有关的咒语、拜忏,也简称为大悲咒、大悲忏。
为众生解困
传说,在一次佛法会上,无尽意菩萨问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何以名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乃代解答∶“我(观世音菩萨)在无限亿劫年中,即已成佛,名为定光佛,因怜悯世人于此现世界中,受诸般苦,特转生为观世音菩萨,凡世间众生,遭受苦难时,若呼叫菩萨名号,菩萨即行知觉,立刻为众生解脱痛苦,观其声音皆得解脱,因此名为观世音菩萨。”
唐代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将观世音菩萨之世字免去,改称为观音菩萨,而传至今天。
元代以前,由印度等地传入的观世音菩萨像都是男性,到元代画家赵孟俯夫人管道升,以水墨画观世音像为女性。
《观音成道记》中,称观音菩萨为天竺国妙庄王的第三女儿,名叫妙善,大姐叫妙音,二姐妙缘,她从小礼佛诵经,长年斋素,并矢志不嫁。
列入仙班
妙庄王以10件难做的事情,强迫妙善去做,不能完成便要她嫁人,例如用竹箩挑水装满1水池,一晚要织成100疋布等,妙善诚心向上天祷告,天上诸神齐下凡间,帮助妙善去完成任务,结果10件难事都一一如期完成,自此,妙庄王不再难她了。
后来妙善为太白星君度化成道,成道后妙善又度父母亲及姐姐一家人,他们皆得成正果列入仙班,道教称观世音菩萨为“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
众多神坛庙宇佛寺都有供牵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也常有下凡为善男信女解除迷津及降福赐财,记者在一项巡境游行中,向观音菩萨求组金字。
慈悲为怀的观音菩萨,了解众生的生活处于水火之中,很豪爽的点头答应,记者也省下了一番口舌。
1516是观世音菩萨赐给大家的金字,小刀锯大树,小财博大财,博一博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