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胸闷、心悸,心脏却查不出原因?你可能罹患的是“胃心症候群”,什么是胃心症候群?肠胃道生病为何会影响胸腔和心脏?

50多岁杨先生是一名业务主管,白天喝咖啡,晚上时常要加班应酬,平时会服用降血压及血脂药物控制。身材微胖的他,血糖也偏高,虽有胃食道逆流的问题,却未多加理会。
但最近1个月来,杨先生常感到胸闷不适,尤其吃完宵夜,半夜更是胸口痛得厉害,到心脏科检查却没问题,反而医生开了胃药后,症状稍有缓解。直到他进一步到肠胃科详细问诊、检查,才确认是严重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胸闷不适,是典型的“胃心症候群”,除给予强效胃药,也请他减重、改变饮食习惯,症状逐渐获得改善。

什么是胃心症候群?
“胃心症候群”指的是因肠胃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心脏不适。有研究指出,约5~10%心悸胸闷患者,实际上来自胃部问题。
成美诊所院长、肠胃肝胆科医师陈炳諴解释,胸腔和腹腔之间遍布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当肠胃不适、附近神经受到刺激,心脏容易连带受到影响,引起胸闷、胸痛、心悸等。
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胃发炎、胃溃疡等,都有可能造成胃心症候群,又以胃食道逆流最常见,发作时会刺激食道黏膜和附近分布的神经,可能引起胸口灼热、心悸,甚至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也可能出现紧张焦虑。
消化不良可能是胃扩张或胃排空延迟,例如糖尿病患或长辈常会因消化不良,让食物滞留胃部过久,无法顺利排空到十二指肠,进入小肠消化吸收,因而压迫横膈膜或心脏附近神经,产生胸闷、心悸;而胃炎、胃溃疡则常是疼痛反射至胸口、背部,出现类似心脏病的症状。
从中医理论也能解释胃心症候群。嘉义长庚医院中医科主任杨曜旭指出,胀气也是常见诱发胃心症候群的原因。胃或肠道中的过多气体或腹胀,会刺激迷走神经,或直接将横膈膜向胸腔推挤,影响心脏和肺部的运作空间,进而引发心脏相关症状。
杨曜旭指出,中医有3条经络连通胃和心,包括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跟手厥阴心包经,都能说明胃气的升降失常,可能影响心气的运行,导致心胸不适或心悸胸闷等。
手厥阴心包经也对应中医的“三焦”,其中,上焦主管胸腔区块心、肺的运作,中焦主管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心包经是胸腔脏器与消化系统之间的重要气机通道,不仅联系心与胃,更能调节胸膈与胃腑的功能。

胃心症候群常见症状有哪些?与心脏病又有什么差异?
胃心症候群有以下常见症状:
·心脏问题:心跳加速、心律不整、心悸、胸痛
·呼吸困难:呼吸不顺畅或急促
·其他症状:疲劳、焦虑、头晕、睡眠障碍
由于胃心症候群与心脏病部分症状相似,平时该如何初步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种呢?陈炳諴提出胃心症候群的4大特点:
1.胃心症候群常发生在进食后,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后,例如茶、咖啡。
2.有些人会出现胃心症候群的症状,也和姿势、体位变换有关,例如吃完东西后马上躺着或弯腰时更明显。另一方面,胃心症候群往往也与出力时有关,例如搬东西、爬楼梯、跑步等,胸口疼痛不适会更明显。
3.因肠胃引起的心脏胸口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达半小时~1小时,但真正心脏问题所造成的不适,则很少超过半小时。
4.胃心症候群患者有时也能透过一些方式稍微缓解,例如喝水、嚼口香糖、吃薄荷糖、吞口水等,但心脏病则无法透过这些方式改善。
临床上观察,陈炳諴说,如果病人吃完东西后活动,感到胸痛,高达8、9成是胃食道逆流引起,10个胃食道逆流患者大约就有2~3人有相关症状。但年纪很大或心脏病患者,也可能吃东西后出现胸痛,因此还是要特别注意。

治疗胃心症候群,中西医方法大不同
治疗胃心症候群,首要还是得先排除心脏疾病。患者须先至心脏内科接受检查,例如心电图、X光、心脏超音波、抽血等,如果确认心脏检查正常,再考虑转向肠胃科或中医科,检查是否有潜在的胃肠道问题。
陈炳諴表示,其中胃镜检查是最直接判断,是否为胃心症候群的方式,不过,临床上,医师通常会先开3天份的胃药,并提醒患者留意生活作息和饮食,如果症状持续没改善,再安排做胃镜。因此治疗胃心症候群还是要找到真正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当胃部症状缓解时,心脏不适的症状通常也会减轻。
中医治疗胃心症候群则根据辨证论治原则,着重在调理气机、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与安神定志,通常会使用以下4类药物为患者治疗:
·理气药:用于气机郁滞、胸闷胀满者。常用如陈皮、枳壳、柴胡、香附、厚朴等,能疏肝解郁、理气宽胸,使胸膈与胃气流畅。
·化痰药:若伴随有痰浊、胸闷、恶心呕吐,可加半夏、茯苓、陈皮、竹茹等,以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和胃降逆药:如代赭石、生姜、旋覆花等,主治胃气上逆、呕吐等。
·安神药:若因焦虑、心悸、失眠,而诱发或加重症状,可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神等,以养心安神、调和心胃。

如何缓解胃心症候群?服药、调整饮食都是关键
西医除会建议胃心症候群的患者服药外,也建议透过生活习惯,改善不适症状。陈炳諴说,现代人压力大、外食多、经常暴饮暴食、应酬抽烟喝酒,而且肥胖比例高,好发肠胃道疾病,也就容易出现胃心症候群;另外,年纪大易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胃炎,也是高风险族群。
他提醒,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尤其肥胖者吃到8分饱即可;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以及太过酸、甜、辣、油腻、易胀气的食物;饭后也不要马上平躺,或维持45°的斜躺,可以垫枕头或靠椅背休息;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不吃宵夜,同时避免过于紧身的衣物。
杨曜旭也说,个性急躁、求好心切、好胜心强、常处于高压状态,A型人格的人是胃心症候群高危险群,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学习压力管理,可以透过静坐、运动或腹式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以减少消化系统疾病。
若出现症状,陈炳諴建议,可以喝点温开水,或不具刺激性的饮品,如运动饮料、热汤、豆浆或牛奶,也可嚼口香糖、含薄荷糖、蜜饯等增加唾液分泌,透过液体帮助消化系统,带走酸性物质,减缓胃食道逆流症状,也有助缓解心脏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