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缅甸KK园区仅“表面扫荡”? 逃离者或被转卖或被黑市收编再就业

缅甸军方10月下旬大扫荡对恶名昭彰的KK园区,展现政府强力打诈的态度,希望藉此扭转国际形象。据外媒援引多名知情人士及专家说法报道,这次扫荡的结果实际上只是让这些诈骗犯流入黑市,进行收编后重新寻求“再就业”的机会,编入其他诈骗基地。

报道指,许多在KK园区工作的人是遭诈骗集团诱拐进去的,但也有一些人是为了高薪而主动加入。10月下旬,缅甸军方大举扫荡KK园,逾1,500人因而逃到泰国境内。但仍有不少人选择留低,继续在黑市寻找新工作机会。

有逃离KK园区后在缅甸边境的另一诈骗园区自愿工作的人表示,几百名从KK园逃走的人到了这个新园区,原因是这里月薪高达1,400美元(约5868令吉)。他说:“部份人会被黑心老板带走,有些则会被好的公司雇用。这一切要看运气。”

另一名在邻近园区工作的中国籍男子透露:“每晚都听到爆炸声,但只是做个样子,并非缅甸当局真心采取取缔行动。”

非营利组织“打击跨国组织犯罪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的资深专家Jason Tower指出:“许多员工被其他诈骗集团收编,他们可能单纯将此视为工作。”这种“再就业”现象,暴露了单点扫荡的局限性。

有专家估计,KK园之前约有2万员工,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国公民,逃往泰国可能不到总数的10%。

此外,当地武装组织在清剿行动后立即趁机赚钱,将逃走的诈骗园的员工转卖给其他诈骗园区,每人最高可卖得7万美元(约29.3万令吉)。

有专家警告,诈骗集团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如果不能从源头切断经济诱因和人口贩运链,单靠军事行动难以根治问题。随着诈骗人力向周边国家流动,区域联合执法正面临更严峻考验。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