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岁的男子看到网路消息,误信吃草药“左手香”能治疗喉咙痛,从新冠疫情以来,每次喉咙痛就摘叶子来吃,连续多年。2个月前他开始双脚无力、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就医检查才知道这长期行为竟造成神经伤害。
大甲李综合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治医生李伟裕表示,这名男子曾经脊椎受伤手术,日前就诊时自述下肢突然没力而且麻木,大小便失禁也没知觉,起初以为是先前手术的部位出现问题。医生先为他进行检查,但从颈椎到胸椎,检查全无发现神经压迫,跨科神经内科、泌尿科,也抽血化验,也没特别发现异状。
每次喉咙痛就吃左手香 以为能抗发炎
初步诊治后,临床诊断患者罹患神经炎,神经功能逐渐遭到破坏,先保守用药治疗,让神经功能慢慢恢复。后来,患者回诊时自曝,他在网路上看到吃左手香能抗发炎的偏方,自己从新冠疫情期间就开始使用,李伟裕这才惊觉:原来是该植物造成神经损坏!
连续吃多年 大小便失禁检查不出原因
患者透露,由于自己经常喉咙发炎,因此看了偏方文章后便开始吃左手香,吃了以后感觉还不错,就从那时起,每次喉咙痛就会在晚上睡觉前摘两、三片左手香来吃,一周至少吃2次,直到2个月前身体出状况,排尿、排便失禁,连就医检查也找不出原因,才联想“会不会与左手香有关”,请家人上网查左手香相关资料,得知原来它有神经毒性,推测体内的毒素恐怕已经累积好几年。
患者儿子说,家中门前至少栽种了5盆左手香,疫情当时相信网路文章说,吃左手香“以毒攻毒”可缓解喉咙不适,没想到长期下来反而造成健康损伤。
卫福部:左手香有神经毒性与皮肤毒性
根据卫福部公布资料显示,左手香有一定的神经毒性与皮肤毒性,而且只是民间草药,没有临床验证可以治疗新冠的功效,也不是中医师使用的中药材。李伟裕指出,很多人误以为天然草药不会有伤害,却不了解可能是毒。他提醒,网路上充斥偏方假讯息,都没有经过医学认证,也不一定正确,建议跟医生讨论,才能避免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农业部:香草植物常被误认为广蒮香
根据农业部资料,左手香是台湾常见药草“到手香”的讹音,也是民间普遍栽种的观叶植物,它的叶片肥厚,植株密被细毛,有浓厚香气,在触摸或搓揉叶片之后,手上会留下它的香味,因此为名,坊间讹音还包括“着手香”、“刚千香”、“过手香”等,也常被误认为同为唇形科的“广蒮香”使用。
精油可做为薰香 民间偏方常用来治皮肤发炎
台湾民间传统用药中主要用于治疗发炎症状,特别是对耳炎、喉咙不适、外伤等问题,近年芳香疗法盛行,左手香所提炼出的精油也被用来做为薰香,甚至用于治疗粉刺、湿疹、香港脚及皮肤干裂等症状,在民间的使用上很受欢迎。
曾传使用过量中毒案例 甚至多重性器官衰竭
农业部说明,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左手香的香气来源主要是香芹酚。尽管实验室研究,香芹酚在抗发炎、抗微生物及抗氧化具有多种活性作用,但在生物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长期的毒理学研究也尚未建立,由于民众使用方式各异,曾有使用左手香过量而引起中毒的案例,轻微中毒者可引起躁动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多重性器官衰竭案例,因此在使用上须特别注意。
中医师:左手香属民俗用药 非中药材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中医科吴建隆医师则表示,左手香属于民俗疗法用药,并非中医师使用的中药材。以中医角度来看,左手香性味辛寒,具有清暑解表、消肿止痒、凉血解毒、化湿健胃等效用。坊间相传,左手香捣碎榨汁后加蜂蜜、盐饮用可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喉咙痛,但吴建隆强调,目前这些疗法并没有实证性研究,并不建议民众自行使用。
吴建隆表示,许多呼吸道感染会有喉咙痛、咳嗽等类似感冒的发炎症状,但现代医疗不论中西医,都讲究明确诊断再针对病症用药治疗,民众自行使用左手香或其他偏方来治疗,未必能真正治疗疾病,反而可能造成伤害,并不值得鼓励。
曾传出急性皮肤炎、蜂窝组织炎的案例
事实上,近年也有中南部开业的皮肤科医师发现,不少民众因筋骨受伤或酸痛,听信民间偏方,自行使用左手香捣碎、敷贴,却造成急性过敏接触性皮肤炎,甚至蜂窝组织炎的案例。医师强调,天然并不代表无害,民众使用草本植物,仍不可轻忽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