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8日)凌晨,夜空将迎来罕见的天文奇观——月全食,也就是俗称的「血月」,全食阶段长达1小时23分钟,是未来15年内台湾可见红月最长的一次。命理师杨登嵙指出,根据传统习俗,月食期间宜尽量待在室内,或在车内、树荫、骑楼等有遮蔽的地方,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户外,以免沾染厄运。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表示,月全食自0时27分初亏开始,至3时57分复圆结束,最精彩的全食阶段在1时30分至2时53分,其中2时12分为「食甚」,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并呈赤铜色。民众只需选择西边开阔地点,以肉眼或双筒望远镜即可欣赏此次天象,甚至可捕捉「红月掩星」的罕见景象。
然而,在传统民俗信仰中,血月常被视为不祥征兆。命理师杨登嵙指出,道教与佛教皆认为「血月」象征天地阴阳失调,古代更流传「血月见,妖孽现」的说法,认为此天象预示灾难或重大事件的到来。唐代《开元占经》也对不同颜色的月食赋予象征意义,如青者为忧、赤者为兵、黄者为财、白者为丧、黑者为水。
杨登嵙提醒,月食期间会产生阴阳磁场的混乱,古人认为凡人若直接曝露在外可能招来厄运,因此建议民众尽量待在室内观赏,若不得已在户外,应选择车内、树下或骑楼下等有遮蔽之处,不要直接暴露在空旷地点。由于月全食时间仅约1.5小时,科学上并无害,但遵循民俗禁忌可安心欣赏天象。
月食(Lunar eclipse)是一种当月球进入地球阴影时,部分或全部无法被太阳光照亮的天文现象,每年全球至少发生两次,通常发生在满月的晚上,而地球轨道面与月球轨道面存在约5度交角,因此并非每个满月都会出现。台湾未来十年内,可见本影月食共9次,其中月全食7次,但仅3次为全程可见,想完整欣赏红月需掌握最佳观测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