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常流传“阴阳眼”或“看到鬼”的说法,不少人深信自己拥有特殊体质。然而胸腔暨重症专科医生黄轩在脸书发文提醒,这些现象往往不是灵异经验,而是医学上有名的“视觉幻觉”(Visual Hallucinations),甚至可能是疾病的警讯。
黄轩指出,部分患者会坚称自己“看到鬼”,甚至被家属带往找道士、驱魔师求助,但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延误就医。他强调,许多所谓的“阴阳眼”现象其实与“帮纳症候群”(Charles Bonnet Syndrome, CBS)有关,常见于视力受损的长者。
患者虽然眼睛几乎看不清楚,却会出现清晰的人影、怪物或鲜艳图案,这些影像往往生动且逼真。而造成幻觉的原因多样,包括眼部疾病的白内障、黄斑部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角膜溃疡;脑部问题的脑瘤、枕叶癫痫、脑血管病变、失智、脑炎;其他因素还有营养不良、药物中毒、酒精戒断、偏头痛、发烧或电解质失衡。
黄轩说明,这些异常会使大脑“自动补画面”,因此患者才会误以为自己看见鬼影。黄轩补充,这类幻觉常出现在昏暗环境,画面可能是静止或移动,有时甚至会“融入场景”,例如坐在椅子上的人影。他也澄清,这些患者并非精神异常,绝大多数在意识与生活功能上仍然正常。除非伴随妄想、语无伦次或受幻觉支配的行为,否则不能将其简单贴上“精神病”标签。
医学检查上,眼科可透过眼底镜与视网膜检查确认视力问题,脑部影像如 MRI、CT则能排查肿瘤与血管病变;精神科则能协助排除酒精、药物或思觉失调症等状况。若能针对病因治疗,例如雷射矫正眼疾、肿瘤切除或药物控制,许多“看到鬼”的症状便会随之消失。
黄轩举例,有病患因“阴阳眼”长期困扰,最后检查发现脑部肿瘤压迫视神经,经手术治疗后幻觉不再出现,生活品质大幅改善。他呼吁,若反覆出现“看到鬼”的情况,应及早就医检查,而非仅依靠民俗方式处理,“这不是灵异体质,而是身体在发出的健康警讯。”
黄轩强调,迷信若导致延误治疗,可能让可治愈的疾病恶化成重症,错失黄金治疗期。他提醒民众,若发现家人或自己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诊,避免遗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