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专家认为,柔佛州昔加末今晨突发里克特4.1级地震,实际上是个“警钟”,同时也提醒大马各造必须就我国未来数年内或发生地震做好准备,以提升地震防范与风险管理。
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地震学专家阿兹兰阿德南说,根据过去国内发生的地震显示,我国已不再可被视为一个没有地震、安全的国家。
他认为,这并非是预测到我国数天内还会发生地震,而是未来数年内或会出现规模里克特5至6级的地震。
“昔加末今早发生里克特4.1 级地震显示,半岛板块仍然存在可释放的张力,以及尚未被确认的活动断层。”
阿兹兰阿德南今日通过电邮回复《中国报》询问时强调,从科学角度而言,大马靠近印尼苏门答腊隐没带,即印度洋板块推挤到欧亚板块下,导致印尼和包括大马西海岸的临近地区,偶尔感受到震感。
他补充,实际上,已有专家指大马现已被纳入“火环带”范围内,小至中等规模的地震确实有发生的可能,不容忽视,且这是必须接受的地质现实。
不过,他认为,今早发生的里克特4.1级地震,也不一定直接预测到我国即将面临大地震,而是提醒各造,大马半岛板块仍持续在活跃。
“超过里克特4.1级地震是有可能发生的,虽然几率相当低。
“根据我们在马来西亚工艺大学的研究,本地地震通常规模在里克特5级以下,但足以损坏老旧或结构脆弱的建筑物。”
他说,苏门答腊的远距离地震,若规模在里克特7至8级或以上,则可能会让大马半岛有震感,因会造成中等程度的摇晃,影响敏感的建筑物结构。
政府应加强地震监测系统 增设更多强震警报站
阿兹兰阿德南说,随着我国有可能面对地震威胁,政府就该加强地震监测系统,以在战略地点,增设更多强震警报站。
他说,政府有必要建立本地地震动分布(ShakeMap)评估系统,以在地震发生后,能即时生成震度分布图。
“至于一些早前被专家鉴定为地震高风险的州属或地区,如吉隆坡、柔佛和马六甲等地进行分区,供地方政府或发展商参考用途,以便在建造任何新建筑物,如学校、医院或政府办公楼,符合最低防震设计。”
他补充,对老旧建筑进行成本效益良好的强化,尤其是砖瓦等方面的补修,同时也要拟定在地震发生时,所要采取的逃生标准作业程序。
“我们习惯应对水灾、火灾或暴风雨,但地震则需要另一套的逃生技巧,如趴下、掩护、抓牢(Drop, Cover, Hold),即伏地、保护头部、抓紧掩护物。同时也不可惊慌或乱跑,所以务必落实更多演习。”
他认为,我国至今仍未做好防范地震的准备,因此必须现在开始准备,包括完善的防范地震意外的标准作业程序,才能确保整体社会具备全面的抗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