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时间一到 全体放倒 中国最会“睡”的省 山西人午睡冲上热搜!

“宁惹喝醉的,不惹山西午睡的。”

一则网络俗语的流行,让山西以“午睡大省”的形象出现在了大众视野当中。午后安静的街巷、因午休而中午暂时闭店的商铺、夏季常见的阳伞+躺椅组合、小学时积攒的家长签字证明“已午睡”,都成为这一现象的有力注脚。

对此,网友一针见血地开玩笑道:“中午,或许是攻打山西最好的时间……”

事实上,午睡文化并不是山西省的专利。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当中,午睡以至睡眠,都是修养身心、聚神养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的快节奏早已打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今天,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同山西省一样,保持着午休的生活习惯。在神经科学和疾病研究等领域,午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激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

山西人因何爱午睡?

那么,是什么使得山西人与午睡现象产生如此密切的联系呢?

对于午睡现象,我们常常听到一种类似于“饮食决定论”的解释,也即山西作为面食大省,山西人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更易“晕碳水”、“晕饭”,出现餐后困倦嗜睡的生理现象。诚然,人们在食用碳水含量较高或较为油腻的食物后感到疲惫,这种现象也即餐后嗜睡(Postprandial Somnolence)或“晕饭”(Food coma)。长期以来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当人们进食时,大部分血液都会流向消化器官来处理食物。当血液来到胃肠道,集中力量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时,我们脑部的供血就会随之减少,所以餐后会觉得困倦。

然而,这种说法似乎具有一定误导性。2004年4月发表在Medical Hypotheses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餐后状态下颈总动脉的血流量并未出现可测量的变化,供血分配的变动似乎并非引起餐后嗜睡的主要原因。同时,此项研究为餐后嗜睡现象提出一个新的假说,即进食改变食欲素等激素的分泌,进而调节了睡眠中枢(如下丘脑)的活动。

在饮食因素外,自然环境影响说也广为流传。有网友提出山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且深居内陆、大陆性较强,正午光照强烈,不宜工作而宜休息。也有观点认为,山西表里山河、险关众多,是为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地形山环水绕、易守难攻,境内则物产丰沛,水深土厚,优良的地理条件为山西人提供了相对平稳的生活环境,形成安土重迁的观念,得以安闲午睡。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