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柬泰百年恩怨 柏威夏寺缘何让两国开火?

坐落于柬埔寨与泰国边境扁担山崖顶的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Temple),因其壮丽的高地景观与悠久历史,被誉为柬埔寨最独特的古迹之一。然而,这座始建于9世纪的印度教寺庙不仅是高棉文明的瑰宝,也长期处于柬泰两国的主权争议中心。

柏威夏寺由高棉帝国国王耶索华曼一世于公元889年开建,后来历代国王持续扩建,最终形成五层式建筑群。寺庙以印度教湿婆神为主祀,建筑风格与吴哥窟一脉相承,雕刻精美、门楼高耸,且位于海拔625米的山崖上,可俯瞰柬埔寨大片平原,景色壮观。

百年主权争端

根据1904年法国殖民者与泰国签订的边界协定,柏威夏寺原应划归泰国,但法国在测绘地图时将寺庙划入法属高棉。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但主要进出道路仍位于泰国境内。2008年,该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柬泰双方为争夺周边区域控制权爆发多次冲突,造成双方军民伤亡,直至2013年局势才逐渐缓和。

热门旅游胜地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柏威夏寺如今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从柬埔寨暹粒前往寺庙约需3至4小时车程,游客需在山脚换乘当地车辆攀登至山顶。入场费约10美元,最佳参观时间为旱季清晨或傍晚,以欣赏壮阔日出与日落。

文化与现实交织

柏威夏寺不仅是古代高棉文明的象征,也见证了近代国家领土纠纷的历史。如今,它在承载文化与宗教意义的同时,也成为柬泰两国和平共处的象征。

此次冲突标志着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军事对峙,目前双方仍维持高强度对抗,局势高度不确定。国际社会持续施压,敦促以外交方式解决争端。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