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今年闰六月 1要送,2要吃,3不宜,4禁忌 做好了全家受益!

在中国传统的农历文化中,闰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并不是每年都会出现,而是根据农历与太阳历的差异进行调整的结果。今年恰逢闰六月,这在民间有着许多讲究和习俗。老人们常说,闰六月要做好“1要送,2要吃,3不宜,4禁忌”,这样才能让全家平安顺遂,福气满满。那么,这些老规矩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1要送:送闰月礼

闰六月在传统习俗中被认为是一个“多出来”的月份,因此民间有“送闰月礼”的习俗。这一习俗主要体现在女儿回娘家送礼上。出嫁的女儿需要在闰六月期间准备一些礼物送回娘家,以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和祝福。常见的礼物包括鞋子、衣服、茶叶、糕点等,寓意“送福送寿”。尤其是鞋子,因为“鞋”与“谐”同音,寓意家庭和谐,同时也希望父母穿上新鞋后能够健康长寿,步履稳健。

此外,有些地方还会在闰六月期间给长辈送“闰月面”或“闰月饼”,寓意长长久久,福寿绵长。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子女对长辈的孝敬,也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2要吃:吃闰月面和闰月鸡

闰六月的饮食习俗也很有讲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闰月面”和“吃闰月鸡”。

1. 吃闰月面

闰月面是一种特制的面条,通常比普通面条更长,寓意“长寿”和“福气绵长”。在闰六月吃闰月面,象征着将多出来的月份“拉长”,祈求健康长寿、生活顺遂。有些地方还会在面条中加入鸡蛋或蔬菜,寓意“添福添寿”。吃闰月面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也象征着家庭团圆、和睦幸福。

2. 吃闰月鸡

鸡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生机,闰六月吃鸡的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认为,鸡可以驱邪避灾,吃闰月鸡能够为家庭带来好运和健康。尤其是炖鸡汤,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滋补身体,适合在炎热的夏季调节体质。有些地方还会将鸡肉分给邻居或亲友,寓意“分享福气”,增进邻里和睦。

3不宜:不宜搬家、不宜嫁娶、不宜远行

闰六月作为一个特殊的月份,民间也有一些禁忌,认为有些事情在这个月做可能会带来不吉利的影响。以下是闰六月“3不宜”的具体内容:

1. 不宜搬家

传统观念认为,闰六月是“虚月”,气场不稳定,搬家容易破坏家庭的风水,导致家运不顺。因此,除非万不得已,人们通常会避开闰六月搬家。如果必须搬家,也会选择吉日吉时,并举行简单的仪式以求平安。

2. 不宜嫁娶

闰六月被认为是一个“无春月”,即没有立春的月份,民间有“闰月不嫁娶”的说法。人们认为在这样的月份结婚,可能会影响夫妻感情或家庭运势。因此,许多家庭会避开闰六月举办婚礼,选择其他更吉利的时间。

3. 不宜远行

闰六月的气候多变,尤其是夏季炎热潮湿,容易引发身体不适。古人认为,远行可能会遇到意外或不顺,因此建议尽量减少长途旅行。如果必须出行,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防暑降温,并随身携带一些辟邪的物件,如红绳或平安符。

4禁忌:忌争吵、忌浪费、忌动土、忌熬夜

除了“3不宜”之外,闰六月还有“4禁忌”,这些禁忌主要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言行举止,避免触犯传统习俗中的忌讳。

1. 忌争吵

闰六月是一个需要和谐相处的月份,家庭或邻里之间的争吵被认为会破坏运势,带来不吉利的影响。因此,人们会特别注意控制情绪,避免发生冲突,以保持家庭和睦。

2. 忌浪费

闰六月被视为“多出来”的月份,浪费食物或其他资源被认为是对福气的损耗。民间有“闰月不浪费,来年更富足”的说法,因此人们会格外珍惜粮食和物品,避免铺张浪费。

3. 忌动土

动土指的是修建房屋或开挖土地等工程。传统观念认为,闰六月动土容易触犯土地神,影响家宅安宁。因此,除非必要,人们会尽量避免在这个月进行大规模的土木工程。

4. 忌熬夜

闰六月正值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疲劳。熬夜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健康。古人认为,熬夜还会损耗精气神,不利于运势。因此,人们会尽量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

闰六月的这些老规矩,虽然带有一定的传统迷信色彩,但也蕴含着古人对生活的智慧和美好祝愿。无论是送闰月礼、吃闰月美食,还是遵守禁忌,都是为了祈求家庭平安、健康顺遂。在现代社会,我们不必完全拘泥于这些习俗,但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积极的意义,比如注重家庭和谐、珍惜资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只要心怀善意,做好这些小事,全家都能受益,福气自然来。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