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高薪聘4华裔炼毒师 负责注毒加料 高价转售夜店派对

市面上的各式饮料经过炼毒师之手,竟摇身一变成为“毒饮料”!

贩毒集团以每月2万5000令吉月薪聘请4名华裔“炼毒师”,专门将市面上常见的凉茶和饮料里“加料”并制成毒饮料,利用豪车运载毒品,并以每瓶300令吉的价格脱售本地夜店和私人派对!

雪州总警长拿督胡仙今午在雪州警察总部召开记者会时指出,警方在上月28日下午2时至5时,在雪州和隆市的公寓、停车场及住宅区同时展开6项突击,共逮捕12名华裔男子和1名越南女子(年龄介于20至41岁)助查。

他透露,警方在行动中起获价值约502万6859令吉的毒品及财物,包括1,510包“毒饮料”和728瓶“毒饮料”,所有饮品含有超过689公斤的摇头丸成分、25.4公斤克他命、约5公斤摇头丸、1.68公斤的摇头丸粉末和726克的5仔。

他说,警方还起获总值约82万6222令吉的财物,包括本田Vellfire休旅车、本田思域轿车、Lexus轿车等共7辆车子,以及1辆摩哆、5个金饰和5万4511令吉现金。

他透露,根据警方初步调查,13名嫌犯每月可获得3000至2万5000令吉酬劳,其中4人负责炼毒,另9名嫌犯担任跑腿,负责把毒饮料分销至本地市场。

“嫌犯自去年12月开始活跃,并租用2间住家作为炼毒工厂,并将车辆作为流动仓库,专卖给熟客。”

胡仙透露,嫌犯没在网络销售,相信仅在网络进行宣传,只做熟客生意,主要顾客为夜店及私人毒品派对的瘾君子,每瓶毒果汁售价300令吉。

他说,其中4人为炼毒师,有多年的制毒经验,他们负责将各类毒品通过化学方式,混入市面上常见且容易购买的饮料。

“其中2名嫌犯有犯罪前科,另9名嫌犯曾吸毒;警方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39B条文调查此案。”

 

摘自:中国报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