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人到五十不管多穷,都要主动给子女2东西

俗语有云:“养儿防老,育儿百年,长忧九十九。”作为父母,人生的旅途似乎总是伴随着对子女的挂念,哪怕他们已经长大成人,离巢飞翔,那份牵绊仍旧如影随形。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灵魂,他们的人生之路,注定要亲自踏足,亲自体验。无论我们如何担忧,如何不舍,如何心疼,都必须学会放手。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言:“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在这辈子里,不断目睹他们的背影逐渐远去。你站在路口的这一端,目送他们缓缓消失在转角处,而他们用背影向你传达:无需追逐。”

有时候,懂得松开手,远比无休止的溺爱来得重要。但放手并非无原则,必要的给予仍是父母的责任。尤其是当我们步入五十岁之后,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应主动给予子女以下三样宝贵的东西。这不仅仅是智慧的表现,更是远见的体现。

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存在,尽管他们是我们的孩子,但他们首先是自己。他们有权利选择成为何种人,有何种生活。作为父母,即便我们自认是为了他们好,也必须学会尊重他们的选择。生活中,不少父母缺乏这种认知,他们习惯于干预,甚至操控子女的生活,乐此不疲地试图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比如,强迫他们辞去喜欢的工作去考取公务员,或在子女尚未考虑结婚时安排相亲,婚后又催促生子,生完一胎再催二胎……我们应当深思,这些做法真的是必要的吗?真的是为了子女好吗?如果真的是为了他们好,那么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执念,耐心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我们以自认为正确的方式爱他们,但这样的爱,他们可能并不需要,反而可能让亲子关系逐渐疏远。我们在等待他们的感谢,而他们却在等待我们的道歉。这便是中国式亲子关系中,最让人感到悲哀又无奈的地方。

给予他们适当的援助。除了尊重,如果父母真的希望为子女提供帮助,那么这种帮助应该是基于子女的需求。例如,当子女结婚生子后,如果他们真心希望父母能够帮忙照顾孩子,而父母也乐于享受这种天伦之乐,那么不妨与他们共同生活。如果父母希望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打算帮忙照顾孩子,也可以坦诚地告诉子女,尊重应该是相互的。父母尊重子女,子女自然也会尊重父母。当然,考虑到年轻一代的压力,父母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但这种支持必须是出自内心的自愿,是父母心疼子女而主动做出的决定,而非被道德绑架,被迫付出。只有心甘情愿,事情才会变得简单。如果子女强迫父母,那么这表明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父母应当保持清醒,更多地为自己考虑。

尽管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不再坚信养儿能防老,但无可否认,当我们步入暮年,大部分时间还是与子女共同度过的。因此,无论何时,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是一种具有远见的行为。特别是当我们到达五十岁之后,主动给予子女上述的两样东西,不仅能够使亲子关系更加紧密,也能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远见。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