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爆棚,很多人想来点美食疗愈自己,特别是炸鸡、蛋糕、含糖饮料这类高热量食物,简直像是“快乐开关”。但长期下来,体重可能悄悄飙升,变成让人苦恼的“压力肥”。医师提醒,压力会扰乱大脑对食欲的控制,不知不觉吃下过多热量,影响代谢,导致体重失控。
世界肥胖联盟预估,到了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将飙破19亿人,相当于每4个人就有1人受肥胖困扰,治疗肥胖的相关成本恐超过4兆美元,成为全球健康危机。而根据国家健康与发病率调查(NHMS)数据显示,全国3200人口中,约有一半或50.1%的人面对超重或肥胖问题,其中最高的群体来自35至39岁,占了其中的25.3%。
大马肥胖症研究协会(MASO)主席吉塔告诉本地马来媒体,倘若一个人从小就有超重或肥胖问题,这问题将持续到年老。
运动流汗更能排解压力
开业家医科医师杨名权指出,压力会影响大脑的食欲调控系统,当压力飙升,原本应该抑制食欲的机制会变弱,让想吃东西的欲望变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心情焦虑或烦躁时,特别想来点甜食、炸物,甚至大吃一顿来安慰自己。
这个现象不只发生在大人身上,孩童也可能因课业压力、家庭压力,靠暴饮暴食来排解情绪。许多孩童在三餐之外,还会吃大量零食、甜点、手摇饮,结果体重直线上升,加上基因、代谢变慢等因素,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发胖,怎么吃都甩不掉多余脂肪。
杨名权建议,与其让压力把自己推向食物,不如用运动来发泄,排解压力的关键是“流汗!”他强调,就算不爱运动,也可以选择烤箱或蒸气室,这些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放松,还能改善睡眠品质。
杨名权表示,目前卫福部核准的体重管理药物包括肠泌素针剂、单效口服药,以及可与针剂搭配使用的复方口服减重药物,这些都能帮助控制体重,不过选择减重治疗时,应根据自身状况,诚实告知健康情形,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并非特定药物对每个人都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