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躺床一天更累? 医:这样做调整自律神经不失调 帮助好睡少疲劳

开门一进客厅,你的动作是放下包包,一头栽进沙发?还是走到饮水机喝杯水解解渴?专家告诉你,躺沙发只会让你更疲累!什么道理呢?

现代许多上班族面临生活忙务、工作压力大的困扰,再加上生活步调紧凑,直接与间接压力和紧张焦虑变成常态。日本研究自律神经医学的学者发现,调整日常习惯与作息,可帮助自律神经恢复平衡,让身心灵健康。如果是下班回家第一个动作是倒在沙发上休息,还不到上床睡觉的时间,反而可能会出现疲劳感。

让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各有主场 不能乱了套

成大医院神经部主治医师洪炜斌表示,自律神经系统是负责自动调控心跳、呼吸、消化、体温与内分泌等功能的神经网络,主要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主要促进身体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则促进身体休息与修复,两者应维持“动态平衡”,以支撑身体健康运作。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廖谊佳指出,副交感神经会让心跳变慢、血压下降,甚至可以控制肠胃道的蠕动。一旦这套系统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状况,例如血压非常不稳定,或肠道蠕动变得异常,进而导致生理上的不适。

竹山秀传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杨舜清解释,交感神经就像是油门,平时白天工作、上紧发条才能应付压力、考试等,都需要交感神经兴奋带动;而休息的时候则是副交感神经主导,有点像是煞车,让人体能够休息。门诊病人常来主诉“我怎么愈休息感觉愈累?”这就是自律神经失调的征兆。

自律神经失调会引发多样化症状

洪炜斌表示,当自律神经系统失调,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时,会引发多样化身心症状。若交感神经过度亢进,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急促、焦虑、紧张、头痛、血压升高、失眠、肠胃蠕动异常等。反之,若副交感神经功能过强,可能出现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血压偏低、头晕、胃口不佳、腹泻、手脚冰冷与反应迟缓等情况。此类失调常与长期压力、情绪困扰、睡眠不足、生活作息紊乱等因素有关。

廖谊佳补充,有些人会感觉排尿困难,甚至有些男性会抱怨早晨勃起困难,这些都是判断病人是否有早期自律神经失调的依据。另外,一些后天性的发炎性疾病,如格林巴瑞氏症候群,甚至是一些毒素或自体免疫的影响,都可能会引起自主神经的病变。

生活作息规律有助自律神经平衡

东元综合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姜惠珊建议,作息要规律,希望能够有固定的睡眠时间和活动时间。另外,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取要适量,因为这些都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刺激可能会影响晚上的休息和睡眠品质。

另外,有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病变,例如神经退化性疾病,最常见的帕金森氏症有一个兄弟病叫做“多重性系统退化症”,最常见的特色就是生理机能会产生自主神经退化,病人可能会有姿态性低血压,例如蹲下去突然站起来,血压会降低。

物理治疗与药物辅助缓解症状

廖谊佳表示,在临床上治疗自主神经失调,最主要是透过物理性的治疗以及药物辅助为主。物理性的治疗,例如有姿态性低血压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绷带或弹性袜来增加血液的回流,减缓不舒服的感觉。若症状太严重,无法透过这些物理方式缓解,可以改变血压的一些药物,让病人获得比较好的日常生活机能。

专家也提醒,尽可能在睡前减少3C产品使用,可降低蓝光暴露,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基本上大部分交感、副交感神经的状态,可透过生活饮食与运动调整,若状况严重,应尽速就医进一步治疗,避免拖延病情。

◎ 资料来源/TVBS

iLifepost Logo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