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尼亚国家公园洞穴群考古遗产申遗成功,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项认可展现我国致力于保护本地遗产。这也是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该名录的第5处遗产。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发文告指出,这项认可展现大马致力保护本地遗产园区,并间接提高大马在国际的知名度,成为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旅游部提到,我国也正努力提名大马森林研究院雪州森林保护区、霹雳州柏隆公园,及国家麻风病控制中心为世界遗产。
根据官网介绍,尼亚国家公园洞穴群考古遗产由相互连接的巨型洞穴组成,保留了人类在雨林活动的已知最长记录,时间跨度至少5万年。
此外,该处的山丘北部边缘有丰富的考古遗迹,以及史前岩画和船棺墓葬,展示这一时期的生物和人类活动。
我国其他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有神山公园和姆禄国家公园(2000年)、马六甲海峡历史城市:马六甲和乔治市(2008年),及霹雳玲珑谷的考古遗址(2012年)。
砂拉越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表示,尼亚石洞申遗成功,是一个绝佳的礼物,意味着砂拉越再增加一个世界遗产。
“砂拉越原本拥有一个姆禄国家公园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而尼亚石洞则是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阿邦佐哈里说,随着申遗成功,砂拉越将考虑如何提供衔接服务,让人民前往这些世界遗产。
他是今日出席REDEEMS达雅节嘉年华开幕礼上,致词时这么表示,
“今年杪砂拉越将会迎来本身的航空公司,这航空将会作为宣传砂拉越旅游,同时载送旅客及商务人士前来砂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