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字
字

古代“石母”皇帝听了都害怕

1
2

“石母”是古代皇帝最害怕听到的东西。
“石母”是古代皇帝最害怕听到的东西。

古代皇帝除了治国理政之外,还有一件重要大事,就是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且他们在修建过程中,最怕发现一个叫做“石母”的东西,因为一旦发现“石母”,原本辛辛苦苦建立的工程都必需得废弃,重新选址。

据说,清朝的道光皇帝就曾经为此,被迫放弃已耗资百万两的皇陵。

“生老病死”作为不可逆的自然规律,向来被视为人世间最后的“公平”,尤其是人类的终极归宿——死亡,任你生前权势滔天,死后也不过是一捧黄土,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不外如是。

虽然死亡是注定的,难以逃脱的,但是千百年来还是有无数王侯将相为了“跳出六道轮回,谋求永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比如秦始皇痴迷的“炼丹之术”,为此甚至留下了“徐福东渡”的传说。

但当帝王们发现“求仙炼丹”行不通后,又开始谋求身后之事,其中的“重头戏”就是陵墓的修建,相较于生前所住的宫殿,他们更看重身后的居所,毕竟人生匆匆,短短几十载,死后则要在地下沉眠万载千年。

所以古之帝王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身后的陵墓,帝王陵墓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动辄斥资几百万两白银,征召数万工匠,耗时几十载。
因为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事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选址,古代没有大型工程机械,一切都靠人力,一旦“破土”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所以古之帝王在修建陵墓时最怕挖出“石母”,一旦“石母”出现,意味着之前的准备工作全都白费!

石母乃水之精石

那么什么是“石母”呢?

据《汉语大词典》所载:“石母”即“石女”,典出明代袁宏道所作《嵩阳宫古柏》诗之二:“山中怪事知多少,石母生儿定有无。”

但是我们此处所说的“石母”却并非“石女”,而是存在于传说中的“水之精石”,或者可以称之为“泉眼”。

“石母”的成因是一块石头在地下水中浸泡了万载千年,吸收“水之灵气”而形成的,所以一旦“石母”现身,必然“水汽氤氲”,附近必然有地下水存在。

因此古之帝王修建陵墓时最怕挖到“石母”,“石母”深藏地底,等挖到时陵墓工程已经接近收尾,为了避免陵墓被地下水倒灌,只能一切从头再来,之前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全都付诸东流。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挖到“石母”的倒霉皇帝呢?

别说,还真有一位,他就是清朝第八位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道光帝”。据《清史稿》所载:道光帝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后葬于清西陵。

但是乾隆帝曾定“昭穆制度”,要求历代皇帝要“各依昭穆次序,迭分东西”,按照这个规定,道光帝应该葬在清东陵,葬在清西陵已经属于违背祖训,而之所以会出现违逆祖训的情况不是道光帝大逆不道,实在是“情非得已”。

东陵棺木被水浸泡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821年,道光帝在继位不久后即颁布谕旨:命令两位亲王在“东陵内选择绕斗峪建立吉地”,1827年,耗时6年之久的东陵宝华峪完工。同年九月,道光帝将故去的孝穆成皇后葬入东陵,但是没多久,东陵宝华峪就出现了大问题:地下水倒灌,孝穆成皇后的棺木被地下水浸泡。

道光帝得知后勃然大怒,派出“专案组”调查此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东陵宝华峪靠近地下水源,地下水倒灌不可避免,只能废弃另行选址。

而且“专案组”查出东陵在动工时曾挖出过“石母”,这意味着附近有地下水,但是两位亲王不以为然,也没有向道光帝“汇报”,草草处理后就下令继续动工,最后致使整个陵墓废弃。

得知真相的道光帝下令严惩修建东陵的负责人,并命人重新选址,“工程队”在东陵连选几块吉地道光帝都不满意,最后还是听从穆彰阿的建议将陵墓修在了西陵,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清西陵。

道光帝一生“抠门”,没想到却在陵墓的修建上栽了大跟头,据《清宣宗实录》所载:道光帝连续修建两座陵墓共计花费二百四十万两白银,超过了乾隆帝和慈禧太后,居清朝皇帝之最。

而这一切竟然是因为一块小小的“石母”,若是当初两位亲王能够负责一些,另行选址,当不会损失如此惨重。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

下载 iLifepost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