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4大迷思
6招预防食品中毒

6招避免中毒 2
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2人死亡,首位吕姓死者解剖结果出炉,证实死者身上验到毒素“米酵菌酸”。为什么会导致中毒?如何才能安心将食物吃下肚?以下揭露米酵菌酸4大迷思,以及6招预防食品中毒,一起来看看吧!

 

迷思1: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一种爱吃油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该细菌出自“唐菖蒲伯克氏菌”(旧称为“椰毒假单胞菌”),容易产生在22°C-30°C、pH 6.5-8、食盐浓度少于1.5%,且含20%-50%特定脂肪酸的食物 。

米酵菌酸会抑制、杀死原先用于发酵的麹菌,使得产品污染、腐败,它喜欢在椰子上生长,主要是因为喜欢特定的脂肪酸,此外,玉米中的油酸也是它的喜好之一。

 
迷思2:米酵菌酸煮熟也没用?

米酵菌酸是一种耐高温的物质,即使在121°C灭菌条件下度过1小时,都还能保有毒性,因此一般米、面食煮熟,根本无法伤害它。

 
迷思3:为何米酵菌酸会导致人体中毒?

米酵菌酸是一种抗生素,可以跟其他细菌或霉菌抢地盘,人类若食用到则会进入粒线体中,使酵素无法正常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并让人体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或全身不适,严重可能昏迷、死亡。

 
迷思4: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

米酵菌酸不会因为洗涤或烹饪而被破坏,因此预防是关键,避免食用长期存放于不当环境的淀粉发酵食品。

 

 

6招避免中毒 1

 

 

**6招预防食品中毒**

 
1)挑选新鲜、无腐败的食材,并在适当环境保存(如低温冷藏、冷冻保存),避免高湿高热。

2)烹煮前双手与食材须经过清水清洁,烹煮时要高温熟透,并避免食用不新鲜、未经专业处理的生食。

3)烹调时不要生、熟食混煮,或烹饪用具交叉污染。

4)烹调后的食物建议一餐吃完,或以保鲜膜密封盖封好,直接放冰箱以4°C冷藏,或是置于65°C-70°C以上的保温箱,即便是温热的食物,也不要在常温下待太久。

5)剩食应避免多次反覆加热、冷却,建议每次拿足量来回温,其他仍以冷藏保存,1、2天后没吃完就丢弃,长期存放既没营养又伤身体。

6)避免随意自行进行食品发酵,若要实作可选择常见的优格,其原料是杀菌鲜奶、加上优势菌种,产品为酸性,均能避免坏菌生长。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