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
曾在黑龙江酿全家9死

IMG_6619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2名死者体内验出「米酵菌酸」。事实上,「米酵菌酸」过去就曾多次在中国酿成严重的中毒事件,2000年10月,黑龙江有一家人因用「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状主食),最终导致9人中毒身亡。

据央视新闻当时报导,2000年10月5日上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12人聚餐,其中9人食用了酸汤子。到了中午,食用了酸汤子的9人陆续出现身体不适,10月12日,8人抢救无效身亡。次日,另一人也死亡。据调查,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

大陆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米酵菌酸中毒事件近年来在大陆时有发生。除前述黑龙江这起事件,2020年7月,广东也有11人在当地一肠粉店吃完粿条后,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其中1人最终死亡;2018年7月,浙江金华3人食用黑木耳导致米酵菌酸中毒,1人死亡;2018年10月,广东河源及东莞也发生食用河粉导致米酵菌酸中毒事件,7人中毒,3人死亡。

新京报统计,近20年,中国大陆几乎每年都会传出因米酵菌酸导致的死亡事件。2005年,因此死亡的人数更高达25人,2000年也有13人。

新华社引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张娜指出,米酵菌酸毒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尤其喜欢气温26度至28度的偏酸(pH值5至7)环境。高温潮湿的夏、秋季非常适合这类细菌繁殖,厨房等潮湿不透气的地方则是滋生此类细菌的温床。

张娜提到,造成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有共通点,都需经长时间发酵或泡发。一般民众日常接触较多的食物主要有谷物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木耳和银耳。而米、粉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如环境不卫生、原料变质、储存不当,如泡发过久、储存环境潮湿都可能被污染。

张娜表示,米酵菌酸作用的标靶器官是肝、脑、肾等主要实质脏器。因此,中毒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伤,如上腹部不适、噁心、呕吐、轻微腹泻等;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中枢神经麻痺,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张娜警告,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度的沸水和高压锅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若误食米酵菌酸,一般在进食后30分至12小时会出现中毒症状。中毒症状首先是噁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无力,进一步则会到严重到肝功能损害、意识不清,甚至死亡。

由于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的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至100%。武汉疾控中心提醒,一旦吃了会引起米酵菌酸的食物时,若出现中毒症状就应立即就医;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论有无症状,也应立即就医检查。由于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的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达40%至100%。武汉疾控中心提醒,一旦吃了会引起米酵菌酸的食物时,若出现中毒症状就应立即就医;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论有无症状,也应立即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