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神道事 177: 中派祖师 李道纯

李道纯(1219—1296),字元素,一说字纯素,号清庵,道号莹蟾子,宋 末元初,都梁(今属湖南武冈县)人,本为江南金丹派南宗创始人白玉蟾弟 子王金蟾的门人,属南宗嫡系。他在南宗的师承关系中,是承袭张伯端 的系统。后来他加入了北宗全真道。

李道纯是一位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一代宗师。
李道纯是一位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一代宗师。

 

他所处的年代,正值内丹学说南北交流融合,发展兴盛之时。元代忽必烈统一江南后,深受元室恩宠的北方全真道向南方大举传播,而江南的金丹派也开始向全真道靠拢,形成南北合流之势。

逢此机缘,博学多才的李道纯致力于内丹学说的修炼和研究,既通《老子》、《周易》,又达禅机, 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其学以南宗为主,兼得北宗全真之意,为道教内丹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 献。其思想特点是:主张性命双全、先性后命,特别强调“守中”是修丹 的核心,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他可说是一位道兼南北、学贯三教,在内丹修炼理论方面卓有建树的一代宗师。

李道纯的内丹思想鲜明 地反映了道教南北二派的立教宗旨。实际上,无论是南宗的先命后性或北 宗(全真)的先性后命理论,都融会了禅宗的心性之学,从而把内丹学中派 归结为性命双全的心性思想。李道纯的心性修炼的丹道理论正融合了道教南北二宗的内丹学说,其全真活法的原理与实践,更是学习内丹学的极佳下手处。

道家心性炼养的出发点在于追求生命的超越,借由洞察自己的本性, 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进而帮助人对自身身心的自觉及成为自己性命的主宰。内丹心性炼养,旨在让生命在日常意识状态下 没有觉知到的这种深层心理得到彰显,消除心理矛盾,带来身心的有序化和性与命的平衡。故李道纯强调性命修炼说“炼丹之要,只是性命两字, 离了性命便是旁门。” 而在继承吕祖纯阳“神是性,气是命”这一观点的基础上,他也同样强调神气修炼说。

“炼精化气所以先保其身;炼气化 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则了命;心定则神全,神全则了性。 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也。”他分析说:身累命、心役性,致使人类难脱生死轮回,欲超脱生死往来,就必须修炼身心。故他亦 强调身心修炼说。修丹之士成功者少,其原因就在于不重视生命内在的修炼,“皆是向外寻求,随邪背正,所以学者多而成者少也。” 向外寻求,纵勤功采取,终不能成。 经云:“正法难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
自成一家

李道纯的师承虽属南宗,但是明显没有承袭传统的南丹鼎器论,他不主张身体内定位的鼎器思想。李道纯的鼎器论的宗旨为“静定”修性,这明显是受到了北宗丹法的影响,故而强调“先性后命,性命双修”。

在继 承发展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李道纯知“玄关”难言,唯“守中”以求,他将以上的认识运用于修炼实践中,形成他独创性地“玄关”论述。因此, 他说“但于二六时中,举心动念处功夫,玄关自然见也。”既不能拘泥于形体,死守某一具体窍穴;又不能离开修炼主体而向外寻求玄关,必须顺应自然。李道纯丹道之学的特色为“中和”,其独到的修炼要点则在于“守中”。故李氏的丹法在内丹各派中自成一家,被后世道教称之为内丹中派。

实际上中派并非教团,也不是金丹内炼派系,却是一种上乘的修丹功法。李道纯的思想理论特色在于,他并非泛泛而谈南北二宗的性命双修之法,而是通过对先秦以来的易学和老学进行创造性的阐述,兼收并蓄宋代理学、佛学特别是禅宗的心性之学,从而成就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说。

李道纯的《中和集》综合金丹道南、北二宗的修炼学说,提出了修性炼命、守中致和的丹道宗旨。李氏以虚空为本,从先天与后天两重天地 出发,别立以“守中”为实、以“玄关一窍”为虚的中和阴阳之法,强调 以“顿法”一直了性,性成则可自然了命,是谓丹法中的上乘。但又随即 声明无论渐法、顿法虽有先性、先命之分,但其丹理则是同一的,即“性 命之名虽二,其理则一。”这个理,就是守“中”。“中”即玄关,只要守住玄关一窍,则能达到中和真常、虚空粉碎。

他的上述思想,是对全真道南北二宗思想的继承与开新,开后世内丹中派之先河,并以此为背景开展了内丹学心性理论的多元探讨。这也是对道教心性论哲学思想的再一次开拓。

王忠文道长
王忠文道长

 
若读者们有兴趣了解更多,欢迎致电询问:

中华道学研修中心
ZHONG HUA DAO XUE CENTRE & SERVICES

3-1, Tingkat 1,
Jalan Temenggung 3/9,
Sek 9, Bandar Mahkota Cheras,
43200 Cheras, Selangor.

电话:
016-607 8299
011-3676 8299
03-9547 6888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