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皇爷诞是本地重要的道家节日庆典,靠近九皇爷庙附近街道四处飘扬着黄布,不少善信身穿素衣、茹素九天,将华人力量凝聚起来。
九皇爷信仰是华人传统中古老的星辰崇拜,根据道教的北斗经典,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九是九皇爷诞,连续9日不断地礼拜北斗诸星,可以令人间消灾解厄,福禄兼至。
道教九皇派的说法,九皇的信仰实为北斗信仰,源自于中国人古老的星宿崇拜习俗。古代人们根据北斗一圈的转动,创造以观北斗认识十二个时辰的时间测量法。天上的星辰依北斗斗柄方向的转动,斗柄在不同季节所指的方向不同而移形变位,对农耕产生了影响,体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斗转星移”一词即阐述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幻。
人们普遍认为北斗管理星辰与气候,也影响着人的福寿,相信只要崇祀北斗就可以消灾解难,增福添寿。
九皇爷的传说林林种种,从斗母、北斗九星、天地会反清复明、九名烈士、就义为除瘟疫的九位王爷,让九皇爷传奇脍炙人口。
传说一:清朝期间,福建省有9位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志士,率领群众在闽南起事抗清,却兵败被斩首于海畔,首级被掷入海中。志士们死后冤魂作祟,托梦要求奉祀香火,但因其为叛乱罪处决,怕遭到官府株连,无人胆敢立神位、作功德,于是部众取了一只香炉,点起9盏明灯权充神位来祭拜。
后来,朝廷赐封9至志士为“九皇爷”,以皇舡送出中国,漂流到东南亚,被人们立庙祀奉。
传说二:北斗七星,源自道教:九皇大帝为北斗七星星君(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加上左辅、右弼两星君的合称,共有9位神仙。
传说三:“九皇”星君,源自南洋民间传说,以九皇大帝为一位名叫“九皇”的星君。道教的北斗星的信仰分为两支,一曰北斗星君、二曰九皇大帝。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华人地区,自当年泉州、漳州、潮州等地区传入了祭祀九皇大帝之习风。
传说四:有说法称,九皇大帝是清乾隆年间天地会创始人万云龙与他的儿子、结义兄弟、部众将领共9人的合称,乡民畏忌公家,只好以“九皇大帝”的名义奉祀,风俗日渐传至南洋。
传说五:九皇爷是指王爷郑成功,当年江湖烈士皆高举反清复明旗帜,郑成功秘密召集各路英雄,于福建省沿海的斗母宫内商议大计。最终起义失败,伤亡更是惨重。福建省的乡民为了纪念王爷郑成功和众烈士,于每年农历八月的最后一天至九月初九都会祭祀这些民族英雄。
传说六:伏羲神农等9人物,九皇是中国古时候传说的九个人物——伏羲、神农、黄帝、少昊、耑页顼、帝喾、尧、舜及夏禹。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