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都在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入宫后因没有讨好画师而倍受冷落。之后她主动提出远嫁匈奴,一是发泄心中的怨恨,二是希望给自己谋求一条新的生路。只是没想到第一任丈夫早逝,接下来连续又嫁了两任丈夫,祖孙三代娶同一个老婆,本以为只是个故事,没想到却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位女子又是谁呢?

汉朝刚刚建立时也正是匈奴最为猖獗之时,就连刘邦都险些栽在匈奴单于的手里,之后不得以用和亲的手段来维护暂时的和平,以此来休养生息,直到汉武帝时期,拥有了兵强马壮的实力,这才给匈奴一次次致命的打击,残余的匈奴一半逃向了西域,一半与汉室交好。
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原一户平民人家出生了一个女儿,据说她的母亲怀孕时梦到一轮明月入怀,因此给她取了一个极美的名字——王嫱,字昭君。虽然王昭君是平民之女,但她却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再加上一副动人美丽的长相,成为了南郡地区的名人。
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儿肯定不会居于民间。汉元帝时期,16岁的王晓君与很多女子一同被选入了宫中,以王昭君的资质完全有机会得宠。但是王昭君心性高洁,没有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就把她画成了一副普通人的模样献给了汉元帝。汉元帝看了王昭君的画像姿色普通,就没有召见,王昭君就这样一直被冷落在深宫之中。
昭君出塞 皇帝懊恼
五年的时间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是很容易渡过的,但王昭君在深宫受尽了冷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心中没有怨气是假的。后来听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想与汉朝和亲,汉元帝想选一宫女嫁到匈奴,宫女谁也不愿意去那荒凉之地,这时王昭君站了出来,汉元帝得知后非常高兴,认了王昭君作义女,与匈奴和亲。
出嫁那天汉元帝召见了王昭君,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王昭君的真面目,惊其美貌,交谈后又佩服其才华,但已经答应王昭君与匈奴和亲,圣旨已下无法挽回,眼看着才貌双全的美人成为了匈奴单于的阏氏,只能悻悻作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
王昭君出嫁后,汉元帝非常懊恼,宫里有如此的佳人为何自己不知道,是自己当初看花了眼吗?于是他命人找到当初王昭君的画像,一看简直是判若两人,仔细询问才知道是画师毛延寿做了手脚,白白让自己错过了一个美人,一怒之下斩了画师毛延寿,他也只能以此泄愤了。
王昭君本以为自己能够侍奉君王左右,未成想直接受了五年的冷遇,她不想老死宫中,嫁给单于也是无奈之举。任是谁也不想远离家乡,一路上王昭君看似风光出嫁,但她的心情无人能懂,西行千里,有可能魂归故里,这一别就是永诀,她的心是充满悲痛与凄凉的。
王昭君无处发泄自己的情绪,只能在行进途中休息的时候弹上一曲琵琶释怀。周围的人都被她所弹的琵琶所感动,甚至惊动了天上的飞雁,大雁落在平沙之上听着王昭君如泣如诉的琵琶曲。她这一弹也成了千古名唱,四大美人中的“落雁”就成为王昭君的“代名词”。
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与呼韩邪单于生活得还算美满,毕竟像王昭君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在匈奴是极为难得的“宝物”,对她也是呵护有加。不久之后,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足见呼韩邪单于对王昭君的喜爱。
身嫁三代 难归故里
王昭君本身就是一名才女,对于政事方面略有见解,嫁给呼韩邪单于后提出了不少利于匈奴发展的建议,同时也为匈奴与汉朝的和睦相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原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平安顺遂地过下去,未成想呼韩邪单于两年后去世,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更让她感到羞耻的是,王昭君又被迫嫁给了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
在匈奴有着游牧民族“收继婚制”的习俗,是指兄弟死后收其寡妻为己妻,或者有子收庶母(父妾)为妻者。
当时王昭君给汉朝写信,表示想回自己的国家,当时汉元帝已不在,汉成帝在位,一句“从胡俗”就把王昭君的命运永远交待在了匈奴这里。王昭君作为一个弱质女流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出嫁从夫,这次她与复株累单于在一起生活了11年,期间为复株累单于又生下了两个女儿。
王昭君生的儿子成为了两个女儿的“叔叔”,在这里有悖伦理的情况下,她只能听天由命。然而,在复株累单于去世后,王昭君再次不得不接受了“收继婚制”的习俗,她又嫁给了复株累的儿子搜谐若鞮单于。
祖孙三代娶同一个老婆,这在汉朝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事情,王昭君三嫁单于,表面风光,内心的心酸无人知晓,最后与搜谐若鞮单于生活一年多便郁郁而终,去世时才33岁,一代佳人自此香消玉殒,难以回归故里。
【免责声明】
“爱生活iLifePost”网站欢迎读者/网民留言,创造友好交流空间;唯网民留言皆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人身攻击、鼓吹种族宗教隔阂、诽谤造谣、网络霸凌等煽动性留言。